 
                                            
                                            「愛上香港」,才是最愛。
中美兩國元首在韓國會面,雙方都說「十分成功」。我想,這是真的,至少眼前如是;因為兩國經過一段時期角力之後,你吃不到我,我食不了你,長此下去只會一起受傷。現在,倒不如稍為停戰,休整一下,各自養精蓄銳,準備日後不知再鬥多少個回合。
從牌面來看,中國取得的成績比較明顯,除了減少一些關稅外,最重要的是特朗普在會面中沒有談及台灣問題。在此之前,美國傳媒放消息說,台灣問題將是其中一個議題,但如今未見隻字,可見美國也要忍手,暫時放下台灣牌。
不過,表面風平浪靜,不代表背後沒有波翻浪湧。且看,美國已跟一些國家談好,彈性處理稀土供應,藉此繞過中國的稀土壁壘。同樣道理,中國也跟一些國家談好,可以轉彎突破美國的芯片封鎖。所以,我從來不擔心中國會被卡死,關鍵只是要付出多少代價而已。
每次遇到這類新聞,我都感到矛盾。從新聞和國家利益角度,當然不想中國吃虧;但如果中國想增加贏面,最要緊是全民應對,而不是官方努力但民間卻有力不知何處使。以前,不少朋友尚有一些渠道提提建議,但現在說話也要小心。奇怪的是,這種情況同樣在美國出現,特朗普變了孤家寡人,能聽得進其他意見嗎?西方有言論認為,中國愈來愈效法美國,日後還可能超越美國,而美國則愈來愈像中國,互相學習心得。
既然如此,倒不如把心神放在身邊事物之上。最近,我乘興到維港海旁探望幾位朋友,包括多啦A夢、滑嘟嘟和LABUBU等。不過,放眼四望,更醒神的還是後面的巨型燈光字幕:「愛上香港」、「熱情投入」、「享受當下」,但求心安平安。這種感覺完全合乎眼前光景和心境:大事不用你管,中事不是你管,小事不須你管!管好自己就好了!
所以,很多朋友說,他們近期看得最多的新聞,是藝人許紹雄逝世;等待着最想看的新聞,是全國運動會;主動搜尋的新聞,是哪裡有飲飲食食的優惠;很想置身其中的新聞,是包裝成為新聞內容的旅遊活動。至於其他鋪天蓋地而來的新聞,都變成茶餘飯後的背景音樂。果真如此,是喜是悲?是樂是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