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Block Ad Block
新聞
2022-02-18 04:51:55
日報

深淵

分享:
深淵

不如面對現實,香港目前的疫情屬無可避免,無論一個地方的旅遊政策有多嚴謹,病毒都會像水找到管道的缺口漏出去,這不代表香港的防疫措施失敗,我們反而應研究怎樣處理,確保香港繼續走下去。

新冠疫情發生至今兩年多,世上不同地方經歷過多次爆發,有些大城市曾陷入亂局,醫院的非緊急手術大排長龍。當時香港人有幸生活如常,旁觀有些國家極速興建治療醫院,也有國家一早為長者接種疫苗,如今開始為五歲兒童打針,也有國家不惜影響學童和經濟都要停學及停市。香港本應趁當時相對和平的時間提升抗疫能力,參考其他國家的成功經驗,準備好大規模檢測、治療、檢疫、封鎖、食物供應、補貼工人等等。

然而……

我們如今面對香港最嚴重的疫情,但我們有善用人家累積了兩年的抗疫經驗嗎?新加坡一天檢測量達19,000,我們勉強只達2,000檢測量足夠嗎?當我們呼籲確診者向醫院匯報時,是否有能力提供足夠隔離設施?我們似兩年前抗疫初期運籌帷幄,還是像回到18年前遭遇沙士時手足無措?我想這些問題毋須我來答,讀者對香港的應對能力各有判斷。

幸好我們的專業醫療團隊正日以繼夜照顧病人,救援工作在風平浪靜時都非易事,何況在疫情高峰時。我們見過兩年前意大利的醫生爭相拯救使用呼吸機的病人,今天Omicron的重症雖然比之前變種較少,但香港仍有大量未接種疫苗的長者,我們的醫療系統是否有能力應對?若再有病毒變種而且比Omicron更危險時怎麼辦?我們是否要醫護人員再身處險境,還是今天就應未雨綢繆,以減輕他們的負擔?我想大家都心裏有數。   
城大動物醫學院總監/周五刊登

Ad Block
Ad Block
請接受以下私隱政策及免責聲明,以示你同意am730內之私隱政策及免責聲明。了解更多
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