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2025-07-14 09:00:00

磁帶大王大宅變銀主盤有感

分享:
磁帶大王大宅變銀主盤有感

磁帶大王大宅變銀主盤有感。(中原地產圖片)

看報道,早年已經發了達的磁帶大王,在上世紀80年代尾用近3000萬買下的薄扶林大宅,住了近40年給銀行沒收,作為銀主盤沽售。我真為陳生痛,人老入花叢,當然是好事,但人老了給銀行收樓,要搬離住了近半世居所,看了我也覺傷感。80年代尾,我買入何文田某名牌中藥行東主因移民沽售的單位,連天台花園魚池,三千多尺,都是190萬,而近3000萬等於我當時15間樓啊。大家想想,磁帶大王當年已經是城中超級富豪啦!

回帶台灣,我在二千年往台灣打拼,與台灣傳媒老闆、連鎖店老總、物流商等,及與台灣高中低階層接觸,談商交友中,沒有一位不說香港人做實業不會做得好。他們人人同聲同氣講,你們香港人賺快錢最懂,炒出炒入賺大錢喎;如今看回香港,甚麼甚麼炒樓炒鋪炒股,甚麼甚麼天王大王,都給銀行債主收鋪收樓,關門執笠啊,又感覺當年當日,台灣人又說得不無道理喎!

adblk5

查實香港不是沒有實幹工業家,及實業生意人。例如超過半世紀的德昌電機、.陪伴香港人長大的维他奶、美心集團的伍氏家族、蔡志明玩具集團、周文軒的公仔麵、李錦記蠔油醬園雄霸中式醬汁生意賣到全世界、連法國厨師都常用啊。當然,由塑膠花,發展到雄霸歐洲加國,從基建電訊到零售屈臣氏,李嘉誠就是香港實業商人的表表者,高瞻遠瞩。只是香港有部分人,從實業發跡發了達,又見香港地小人多,内地人又鍾情香港,所以房地產就一哄而起,升過不停。他們以為升完又可以再升,忘記自記得來財富不易,將自己一切瞓身落注,就走去錢生錢,再坐富貴過山車,一心以為可以衝上天堂,今天卻衝了落地獄,真如佛陀佛偈,一念天堂一念地獄,睇下你念的是甚麼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