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2025-06-30 09:00:00

追憶華僑日報岑維休岑才生父子

分享:
華僑日報

華僑日報。(網上圖片)

這個4月最後一天星期三,是我學習服務收費報紙雜誌的最後一夜。凌晨4點幾鐘,竟給華僑日報創辦人岑維休走入我夢中,叫醒我返工。岑老先生離世近50年,我認識他老人家也應該有近60年。想當年我十歲多就幫我二伯父做派華僑日報的童工。這位顯赫香港的新聞業大老闆,竟然發現我在他華僑日報荷李活道報館內,儲存白報紙的倉庫睡覺,而我有看報紙睡著的習慣,報紙更隨手亂丢地上,燈也沒關。岑大老闆入到倉庫,先幫我執拾地上看完的報紙,再幫我關燈關門,睡在切紙床的我,當然不敢動!此後,我有數次在華僑日報附近偶遇岑老先生,他也主動與我點頭。今天我學習服務收費報紙業畢業啦,記住岑老先生的慈愛,他來觀看我的畢業禮,雖然由街童到七十的我,從不認識您,但是您的慈祥,戴住茶色眼鏡的您,都阻擋不到您對所有人的愛。我感動,眼淚奪眶而出,多謝您,岑維休老先生!

adblk5

華僑日報結束後,我都有久不久回去舊址追憶舊日年華,想起報童生活種種,從車場入口一定經過香港新聞博覽館,門前必定看到岑才生先生大名。這位小岑生,就是岑维休先生大兒子,在外念書後回港,我們所有員工稱他為才哥。才哥除了回報社主持日常工作外,更關心社會,熱衷社會事務。當時華僑日報發動讀者捐贈助學金,更與賽馬會合作成立助學金,所以當年華僑日報有兩種助學金可给貧窮年輕人申請,助無數青年少年學子完成學業,服務社會。當年轟動香港的第一次移植器官手術,由一位報販離世者捐贈腎臟予危疾病人,就是由岑才生先生促成。才哥更進入當年的市政局擔任議員,參與管理小販及清潔市容等工作,為人民服務。

當年報紙行業競爭激烈,華僑日報除了出日報外,更在中午及下午發行華僑晚報第一次及第二次版。記得當日李小龍猝死新聞,更是多得擁有第一版的華僑晚報獨家刊載,報紙仍未送到報攤,已經人人搶報紙啊!我仲好記得當日係由夜班大名叫蓮達的女接線生講,話阿乜哥記者打電話返來報料李小龍死咗,以上情節如有錯漏,希望讀者諸君及舊同仁指正呀!

追憶華僑日報的韶華往事,就必定要講爭奪讀者大戰,當年某些其他報紙發行商與報社商量,為了增加自己報紙銷量,就製造假消息打壓華僑日報,好彩我是與報販一起長大的,令陰謀某發行商一次又一次策動報販罷賣華僑日報陰謀落空,所以才哥特別厚待我,常找我商談發行事宜,直到小岑先生退休,後人亦有專業,不願經營,才轉售了。

adblk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