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2025-08-18 04:30:25
日報

高才通的成績表

分享:
筆者和勞福局長孫玉菡在32年前的合照。

筆者和勞福局長孫玉菡在32年前的合照。

上周五,勞工及福利局長孫玉菡公布了「高才通」計劃的「成績表」,截至今年7月底,共13,678名高才的逗留期限已屆滿。入境處共接獲當中7,394名高才按計劃提交續簽申請,續簽申請率約為54%。連同簽證即將在3個月內到期並提前申請續簽的2,305名高才,入境處在期內共接獲9,699宗續簽申請。在已處理的9,044宗申請當中,8,511宗獲批,獲批率約94%。這些獲批續簽的高才亦為本港帶來具體經濟效益,他們普遍有可觀及具競爭力的收入水平,月薪中位數約為40,000元,較全港就業人士入息中位數22,500元,高出近八成。這些高才的消費力及稅收貢獻,更為本港經濟注入實質動力,尤其是對低迷的樓市和面對殺校挑戰的教育界而言,恍如急救的特效藥!

adblk5

近一半的續簽高才有為其配偶及/或18歲以下未婚受養子女申請受養人簽證,平均每位申請人攜同約1.7名子女來港,為本地注入年輕人口,有助優化人口結構。對續簽高才進行跟進調查顯示,當中66%受訪高才以香港為慣常居住地,其中70%居於租住單位,13%居於自置單位。37%受訪高才的受養子女已在港就學,另外45%計劃在港就學。「高才通」可說是自回歸以來香港最高效的「搶人才」計劃;當然它絕非解決香港人才荒的「百搭匙」!若干鬧人才荒的行業,例如零售、餐飲、護理、建造等,未必能直接受惠於「高才通」計劃,便要靠他們各自的行業計劃去解決問題。

搶人才之餘,培育本地人才亦十分重要!例如,筆者曾多番協助業界和學界對接,推出實習計劃及相關課程,務求讓同學在求學階段已萌生對投身該行業的興趣。要有效解決人才/力短缺的問題,避免錯配,固然要從供應方面入手,卻別忘記需求因素同樣重要。政府如何推動產業升級轉型,倡納科技,如人工智能,也是促進就業市場健康發展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