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玩學平衡
悠長暑假,從孩子的角度,當然是想輕鬆地玩樂著渡過,然而從家長的角度,快樂之中也要有適度的規範,怕孩子玩得心散,一個多月後回歸校園又要重新花時間適應。
假期未正式開始,左右仔已迫不及待幾乎把所有暑假功課都做完,務求在校隊活動以外騰出最多的空餘時間。假期開展的首兩天,尤其趁我和爸爸上班的時間,兩兄弟不是看電視,就是上網看短片玩遊戲,簡直是樂翻天!
娛樂是可以,但也要有節制,翻查孩子使用電子屏幕的記錄,才發現他們頭兩天假期每天平均共花了4小時網上影片。數據擺在眼前,孩子也承認自己過分放縱了,可是一整天時間這麼長,他們也實在是苦悶,怎樣打發時間呢?我們馬上收起工作、關上電視,立即召開「家庭會議」,好好討論一下大家的意見,制定一個各方接受的時間表。
除了學校校隊一周3次的恆常練習之外,左右仔希望每天可以有一小時上網看短片的空間,也要保留晚飯後一家人看電視的習慣。我希望孩子每天都可以有最少一小時遠離電子屏幕的「自由時間」,兩兄弟可以玩桌遊或玩具,有彼此互動交流的消閑機會。另外,他們也要有每天定時的閱讀時間,順便推動他們多到圖書館借書。爸爸則希望他們不要荒廢了樂器練習和體格的訓練,每天共一小時。一家四口七咀八舌,終於把時間表編排好,貼在客廳當眼處,讓大家按規劃進行。孩子有清晰的方向依從,知道自己玩樂有時,也毋須心癢癢想上網看短片玩遊戲,練習和閱讀都會更專心。家長信任孩子會遵從,也不需要時刻檢查追踪他們的一舉一動。
如是者,按照時間表過了一星期,數據也如實反映出電子屏幕使用時間重回正軌,達到我和丈夫的其中一個目標,而兩兄弟也認為自己既能享受假期,也沒有疏懶,有規劃總比百無聊賴的好。而更重要的時,我們親子之間也毋須再為時間分配上起意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