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投資基金公會最近公布,其兩年進行一次強積金(MPF)投資調查顯示,發現受訪者所預計的每月退休開支平均需2.1萬元,並預計退休金可維持平均20.8年使費。若按此計算,即退休儲蓄平均需達527萬元。對一般人而言,都希望能藉投資獲得足夠養老的資金,但往往錯誤投資才是退休最大威脅。
一般人在退休部署中的最大誤區,在於過度關注「儲蓄金額」,卻嚴重忽視 「投資策略」對最終退休儲備的決定性影響,導致即便目標清晰(如527萬),也可能因投資失誤而無法達成。
退休部署的三大核心誤區
1. 誤區一:只算「目標金額」,不算「投資損耗」多數人會像調查中那樣,根據退休開支和年限算出527萬的目標,但很少考慮投資過程中的隱性損耗。比如長期持有低收益產品(如僅存銀行),通脹會逐年侵蝕購買力;或頻繁短線操作、追漲殺跌,交易成本和錯誤決策會直接減少本金,最終實際儲備遠低於目標。
2. 誤區二:把「強積金(MPF)」當「唯一依靠」,忽視主動投資很多人默認強積金能覆蓋退休需求,卻忽略其「被動性」缺陷。強積金投資組合多為預設選項,未必匹配個人風險承受力和退休年限;且部分人從未調整過預設組合,年輕時不敢承擔合理風險錯失增值機會,臨近退休卻仍持高風險資產,一旦市場波動就會大幅虧損。
3. 誤區三:「投資」等同於「投機」,缺乏長期視角將退休投資與短期理財混淆,是最危險的誤區。比如把退休儲備投入高風險的個股、加密貨幣或短期理財產品,試圖快速「賺一筆」,卻忽略退休投資需要「長期、穩健、複利增長」本質。一次重大投機失敗,可能直接讓多年儲蓄歸零,比「不投資」風險更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