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貿易戰又再擴大,中國宣布加強管控稀土出口,美國總統特朗普隨即表示將再加徵中國100%關稅,全球股巿隨即震盪,其實大家可能更要關注貿易戰不斷升溫,最終會否導致兵戎相見,這或可從鴉片戰爭的歷史得出啟示。
•十九世紀前期,中國處於清朝統治時期,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佔據主導地位。中國的茶葉、瓷器、絲綢等商品在歐洲市場十分受歡迎,而英國出口到中國的商品主要以棉花、棉布為主,數量和貿易額都相對較小。因此,在中英貿易中,英國長期處於貿易逆差的地位,每年有幾百萬両白銀流入中國。
•為了改變這種不利的貿易局面,英國資產階級採取了卑劣的手段,向中國大量走私鴉片。1800至1839年間,鴉片輸入量從4,570箱激增至40,200箱,導致中國白銀年外流量突破600萬両,中國由二百多年來的出超國變成入超國,英國通過鴉片貿易成功扭轉了貿易逆差。
•鴉片的氾濫給中國社會帶來了嚴重危害,清政府為了自身利益,決定嚴禁鴉片。1839年,林則徐虎門銷煙,這一行動打擊了英國的鴉片貿易。英國政府以虎門銷煙為藉口,決定對中國發動侵略戰爭,企圖用武力打開中國的大門,掠奪更多的利益,鴉片戰爭由此爆發。
•鴉片戰爭後,清政府戰敗,被迫簽訂了《南京條約》等一系列不平等條約。中國被迫開放通商口岸,關稅自主權喪失,外國商品大量湧入中國市場,中國的貿易逆差進一步擴大,白銀大量外流,清政府的財政越來越困難,國力不斷衰退。
以上歷史反映兩國貿易紛爭,有可能成為戰爭觸發點,中國的當政者,要為戰爭做好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