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迪士尼上季三大業務包括娛樂、體育節目和主題樂園的收入均錄得升幅。(資料圖片)
最近迪士尼公布2025財年第二季度業績,表現遠勝預期,加上管理層上調全年盈利預測,股價因而飆升超過一成。期內業績亮麗,主要是三大業務包括娛樂、體育節目和主題樂園的收入均錄得5.1%至9%升幅,至使期內總收入升7%至236.21億(美元,下同),淨利就更厲害,升幅達到14.8倍至34.01億元。
淨利增加那麼多,其實只是基數問題,因為去年同期要為印度電視業務Star India的商譽及其他電視網絡業務進行20.52億元減值,今個財季卻只須為部分內容做1.09億元減值,一加一減「節省」19.43億元。不過,就算只看營業利潤,即是撇除重組和減值開支、利息以及投資企業的股權收益,期內仍有21.8%升幅,反映業務表現相當不俗。
說到Star India,前身是Star TV,由和記黃埔和李嘉誠於1990年以合資形式創立,業務主要為亞洲觀眾提供荷李活英語娛樂節目。到1993年被澳洲新聞集團收購,及後股權輾轉落入21世紀霍士之手。直至2019年迪士尼把21世紀霍士買起,Star India便納入迪士尼旗下。
當初收購21世紀霍士時,Star India的估值約為70億元至160億元。可是好景不常,於2022年和2023年相繼失去印度板球超級聯賽和印度板球管理委員會的串流媒體轉播權,結果訂閱用戶流失令收入下降,例如2024財年收入減少了6%。不單如此,Star India在2024財年虧損達125.48億印度盧比,折合1.47億元。虧損原因主要是早年以30億元高價購入國際板球理事會的媒體轉播版權,令轉播成本高昂。管理層不諱言,來自客戶相關收入無法應付賽事播放成本。
可幸的是,於2024年迪士尼與印度的信實工業達成合併協議,Star India與信實旗下的Viacom 18以合資形式合併,合併後迪士尼只持有新公司37%股權。這項交易變相是出售Star India,涉及價值也遠低於當初估值,這就是上述迪士尼須在去年為此做資產減值的原因。雖則如此,迪士尼可以將騰出的資源用於串流業務,從戰略角度來說對有利於業務長遠發展。
此外,由於出售了Star India的控股權,迪士尼的電視網絡收入大受影響,今個財季因而大跌12.5%,當中以廣告收入跌幅最大有24%,頻道分銷收入也要跌7%。不過,也是因為及時將Star India止損,沒有了這個負累,電視業務的營業利潤反而增加2.3%。另一方面,串流媒體業務發展迅速,同期收入升8.4%,營業利潤更急增6.2倍,大有取代電視業務之勢,成為迪士尼的金蛋。
傳統電視正在式微是不爭的事實,其實早在2023年迪士尼CEO在一個訪問中表示,電視網絡業務可能不再是公司的核心,引起外界關注。有趣的是,在上個財季的業績會議上,有分析員問及到此話題,管理層的回應讓人有些意外。迪士尼CEO表示電視頻道已經不是公司的負擔而是資產。接著的解釋大概是說,電視業務將與串流媒體整合。無他,串流需要龐大內容支持,電視業務正好提供大量優質節目。最近競爭對手Netflix就在其平台直播體育賽事,看來將會形成新一輪競爭。
不論誰勝誰負,串流直播將成為新風潮,不再需要被有線電視網絡綑綁,又可以使用不同裝設觀看,得益的自然是用家,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