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Block Ad Block
新聞
2017-09-14 11:30:00

培育高CQ世代

分享:
© httpyourdost.com (照片由作者提供)

© httpyourdost.com (照片由作者提供)

Creation Quotient (CQ) 是用作測量「創意思維潛能」的標準,過往普遍認為只有從事設計行業的人才需要創意,在二十一世紀,我們正處於科技崛起及資訊共享的時代,不論生活、工作以至社會模式都正在高速演化中,然而要適應其社會變化,新時代比舊有時代更著重創新的思考模式,很多國家正著手研究如何發展「創意思維」,啟發創意。

普遍人誤以為創意是與生俱來的,有創意的人天生就是「轉數快」,想法嶄新點子比人多、觀點較易被人認同,但其實創意是一種智慧,是可以透過學習及訓練而獲得。創意的根本其實是來自「概念經驗」、「聯想力」及「共感」三個階段,要提升創意智慧,可從針對性的方法入手:

©claudiayu  (照片由作者提供)

©claudiayu (照片由作者提供)

一、建立豐富的生活經歷

按康德主義的知識理論,知識是由「感性」及「知性」所建構,主張人所擁有的知識都是後天習得的知識觀點,提出獲得知識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注重感官的訓練。強調知識乃是透過感官與內省方式所體驗累積而成,往後在感知類似的物體時,就能直接從過往的資料庫中找到認知這個物體的內容。故此,當生活的經歷越豐富,所儲存的資料庫就會越龐大,對於往後「聯想力」的演繹、及「共感」的體驗都有較迅速的回饋。

 

二、從多角度的思考方式演繹聯想力

Ad Block

「聯想力」的演繹則著重於舉一反三、舉三反九的邏輯式推論演繹,在類似的邏輯思考下找到更多符合當局的事物。這種演繹可透過聚斂、擴散;垂直、水平;演繹、歸納的思考方式來提升。基本上「聯想力」和「概念經驗」是成正向比的,當概念經驗的資料庫越豐富時,聯想力能夠連結的資料就越多,而進行聯想的範圍也會擴張至更闊的層面。

 

三、維持生活的黏著度

就創意來源的層面,上面提到的「概念經驗」及「聯想力」可以透過訓練來增強。若要真正發揮創意,則需要其想法能確實地表達、能夠被認同,才會被歸類是可取的創意,這稱之為「共感」。然而「共感」的取得並沒有想像中容易,關鍵在於創意工作者對於生活敏銳度的認知及感受。「共感」必須經過對生活周遭的關心、細膩的判斷分析,最後適度的表達,才能將「共感」的黏著度發揮到最佳水平。

Ad Block

總括而言,大部分的創意都是將經驗、知識,由內化轉至外化來表達演繹,一步步輾轉拼湊出來。而當「共感」過多時,便會過於通俗缺乏獨特性;「共感」太少則孤芳自賞,如何拿捏和平衡,正是創意有趣的地方,亦能解釋為何創意總是如此獨特。

一個國家能否維持富裕,在於它是否懂得結合各種創意;同樣,厘定一個人的創意智慧,並不在於他吸收了多少知識,而是在於他是否懂得運用知識發揮創意,故「創意是天賦」這種想法並非定律。

請接受以下私隱政策及免責聲明,以示你同意am730內之私隱政策及免責聲明。了解更多
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