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Block Ad Block
健康
2017-09-05 11:00:00

怎樣培育理想的人格?

分享:

傳統心理學十分專注研究人類潛藏或展示的各種負面情緒、思想、行為、人格問題,例如社會心理學其中一個最著名的研究是心理學家米蘭格倫 (Stanley Milgram) 探索二次世界大戰中人類集體非理性盲目服從權威 (defensive obedience to authority) 殘暴不仁的指令怎麼會發生,又例如臨床心理學專注研究各種行為、情緒等精神困擾偏差的類型、起因及處理等問題,但自二十一世紀初,正向心理學抬頭,在著名心理學家如馬丁·賽里格曼 (Martin Seligman)、米哈里·契克森米哈 (Mihaly Csikszentmihalyi) 及克里斯托弗·彼得森 (Christopher Peterson) 等大力推動下,人類的潛能或展示的各種正面情緒、思想、行為、健全的人格發展亦漸受重視,被仔細觀察、了解立論、搜證分析,因此,強調人性的善、理性、自由意志與潛能的人本主義 (Humanistic psychology) 始祖亞伯拉罕.馬斯洛 (Abraham Maslow) 的所提倡的自我實現的健全人格特質亦備受觸目。

從人本主義心理學的角度,何謂理想完整的人格呢?在馬斯洛的研究中,追求自我實現的人 (self-actualized people) 有很多共通的性格特質,而近期被判刑正受牢獄之災的「雙學三子」,在面對逆境的言行心境,及過去幾年為香港社會爭取民主制度所付出及承擔的道德氣度,呈現了不少馬斯洛描述的自我實現人格特質,例如三人陳情書顯示了他們的思想獨立、開放,知道自己人生的方向使命,不是遇上厄困便抱怨受人煽動利用的娃兒;他們對現實環境亦有客觀的判斷、明白時世險惡,社會上不同政見者的存在、及因抗爭而入獄的準備,坦然面對自己的窘境、擁抱民主的信念、每每展現濃厚的人文關懷、以解決社會問題為重,而不是散播絕望或充滿怨恨的種子,都反映了他們擁有健全的人格特質。

Ad Block

馬斯洛認為建立自我實現的人格特質,源自人興生俱內各種需要層次的滿足,例如基本的生理需要、心理需要如安全感、連繫感、尊嚴感等,而人本主義的另一位大師卡爾·羅哲斯 (Carl Rogers) 則認為人童年成長的階段若能得到父母無條件的愛與關懷接納,對健全的人格發展有舉足輕重的影響,從『雙學三子』的父母對孩子因抗爭而被判入獄的種種反應如高調到庭支持、發聲反駁行政長官林鄭月娥的說話等,不難感受到他們對孩子真摯深刻的愛和無限量的支持,自2014年雨傘運動以來不知有幾多父母跟子女因價值及對政治抗爭的議題手法衝突失和,無論衝突背後的動機如何,能讓孩子一路義無反顧不惜犧牲堅持自己的信念的始終不多,大概就是這樣思想開放、胸襟廣闊、無條件的愛與支持,讓「雙學三子」能自我實現品格完備,成為出類拔萃的人!

Ad Block

時勢很壞,目睹有理想有良知的人被送入獄往往令人徬徨無力,唯盡力培育自我實現品格完備的下一代,當父母和當教育的人始終責無旁貸,在這新學年,願望更多人學懂何為無條件的正面認同 (unconditional positive regard)。

 

請接受以下私隱政策及免責聲明,以示你同意am730內之私隱政策及免責聲明。了解更多
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