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2025-05-06 04:30:36
日報

卡介苗針口反應百變

分享:
卡介苗針口反應百變

卡介苗針口反應百變

每個在香港出世的嬰兒都需要注射卡介苗(BCG疫苗),以防止肺結核的感染,尤其在亞洲區特別重要。注射完後,皮膚可能會出現幾種常見的反應,均是正常的生理反應,表明疫苗在體內起作用,但在父母心目中卻很可能認為是異常。現在讓我們討論一下種可能的皮膚反應:

1.局部紅腫:在注射部位,嬰兒的皮膚可能會出現輕微的紅腫。因為疫苗的成分刺激了局部的免疫反應,導致血管擴張和炎症。孩子基本上沒有不適,所以也不用處理。

2.硬塊形成:在注射後的幾天內,嬰兒的皮膚可能出現一個小的硬塊,這是局部組織對疫苗的反應。這種硬塊通常不會引起不適,並會在數周內自行消退。

adblk5

3.水泡和潰瘍:隨著時間的推移,注射部位可能形成水泡,並最終潰爛,是卡介苗特有的反應。有趣的是,通常紅腫會在注射後2到6周才出現,故此新手父母完全不會聯想到是注射卡介苗後的反應。潰瘍會形成結痂,然後愈合,過程可能需要數周到數月。

4.淋巴結腫大:在某些情況下,嬰兒的腋下或頸部淋巴結可能腫大,因為身體正在對疫苗產生免疫反應。這種反應通常是暫時的,隨著免疫系統的穩定而逐漸消退。

5.無其他全身性反應:大多數嬰兒在接種卡介苗後不會出現嚴重的全身性反應,如發燒或過敏反應。這使得卡介苗成為一種相對安全的疫苗。

adblk6

總括來說,這些皮膚反應通常是正常的,並不需要特別的治療。然而,家長應該密切觀察嬰兒的情況,如果出現過度紅腫、持續疼痛、發燒或其他異常症狀,應及時諮詢醫療專業人員。了解這些反應有助於父母在嬰兒接種後做好心理準備,並確保嬰兒的健康與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