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2025-10-13 04:30:22
日報

智障及自閉症患者合理用藥之道

分享:
智障及自閉症患者合理用藥之道

智障及自閉症患者合理用藥之道

智障人士及自閉症患者的挑戰性行為處理一直備受關注。英國於2016年推行的STOMP(停止過度使用精神科藥物於學習障礙(亦稱智力障礙)、自閉症或兩者兼具的人士)計劃,為醫療團隊提供重要指導。

STOMP的核心是防止精神科藥物在缺乏明確精神健康診斷下被過度使用。研究顯示,精神科藥物對智障人士挑戰性行為缺乏有力的科學證據。而藥物可能帶來副作用,如嗜睡、體重增加、肺炎、跌倒及骨折的風險。鎮靜劑更有可能惡化暴力行為。另外,精神科藥物用於有目的性的主動暴力通常效果不佳。

甚麼情況才可考慮服用精神科藥物處理行為?STOMP要求滿足3個條件:心理治療或非藥物療法未能改善行為、已治療其他健康問題或不適(如便秘、疼痛、失眠、皮疹)後仍無法改善、行為對自己或他人造成極高風險。

即使用藥,也須遵循嚴格原則:結合心理療法、使用最低有效劑量、只處方一種藥物;並定時評估成效及副作用、盡量短期使用、以及定期檢討停藥可行性。

非藥物療法非常重要。正向行為支持是處理挑戰性行為有科學證據支持的方法,通過了解行為原因,制訂個人化支持計劃,有效減少挑戰性行為。

adblk6

許多智障或自閉症人士都可在跨專業團隊監督下逐步減藥。減藥過程可能出現暫時性停藥反應,如失眠、焦慮,這些反應通常會自行消退。照顧者亦扮演關鍵角色,須客觀記錄行為變化、監測副作用改善、確保非藥物療法持續實施。

STOMP提醒我們,藥物並非處理挑戰性行為的唯一選擇。通過合理使用藥物、強化非藥物療法,能提升智障人士及自閉症患者的生活質素。

作者為港大醫學院藥理及藥劑學系講師梁碩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