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2016-11-11 14:30:00

桃花癲

分享:

30多歲的張小姐結婚多年,和丈夫育有一子,日前性慾高漲,不分日夜要和丈夫求歡,丈夫被煩到受不了陪她就醫才發現,她出現了俗稱「桃花癲」的症狀。事緣妻子罹患躁鬱症就醫後自行停藥多日,導致躁鬱症病情復發。其實有些人發作時除了會出現情緒過度高昂、易怒、行為忙碌,睡眠減少等情況,也有病人會出現性慾大幅增加的症狀。

香港每100人便有2%人患躁鬱症,即代表本港有14萬人患有躁鬱症,或稱作情感型精神病,它是一種週期性情緒過度興奮或低落的疾病。情緒波動起伏比正常人大和持續的時間比較長,而且會影響社會、工作、學業、人際關係、日常生活與生理功能。躁病的發病年齡約在二十歲與二十五歲之間,鬱病的發病年齡則大約在三十至三十五歲左右。若不加以治療,躁鬱病的症狀可能持續三至九個月。年齡越大,發作的次數越少,發作的時間和頻率會愈低,多數患者都是在二十多歲發病。

躁鬱病可分開躁和鬱兩個方向去理解,躁期有許多的症狀包括有情緒過度興奮、愉悅、減少睡覺、到處亂跑、亂花錢、認為自己的能力很強或具有超能力、說話多、滔滔不絕地大談不切實際的事、易與人起衝突、易怒、干擾或破壞的行為、不斷招惹事端、甚至攻擊別人。而鬱期發作時,會有情緒低落,表情憂愁、失眠、反應遲鈍、食慾減少、性興趣減退、身體症狀、胃口變差、不想說話、不想動、絕望或有罪惡感,嚴重時則到不吃不喝或自殺行為。

目前躁鬱症的成因有許多理論,其中大多認為與大腦內神經傳導物質或腦神細胞膜上之離子運送的失衡有很大的關係,而不是一般人認為的情感受了什麼創傷的關係導至情感型精神病。目前躁鬱症的治療包括有藥物治療、心理療、行為治療、催眠及電痙孿治療,可以有效地減輕症狀或減少發作次數。病患及家屬若能及早接受適當的治療定時服藥,可以使病人維持在正常的生活與工作作息當中。

adblk5

每年春夏、秋冬交替兩季,都是躁鬱症跟憂鬱症發病高峰,隨著氣溫高高低低,病人情緒也跟著起起伏伏。常看到的表現是衝動打架、血拚刷爆卡、開快車、亢奮過頭或控制不了自己的病人。 

https://www.facebook.com/LienRe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