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生嬰兒呱呱墜地,父母最關心的莫過於如何給寶寶最好的照顧。母乳不僅是天然的營養庫,更是建立母嬰健康的重要橋樑。
母乳被譽為「液態黃金」,其成分會隨寶寶成長的需要作出相應調節。初乳含豐富免疫球蛋白(IgA)及白血球,為寶寶築起第一道防護牆,降低腸胃炎、呼吸道感染的風險,也有助刺激寶寶免疫系統的發展。研究顯示,母乳寶寶未來罹患肥胖、糖尿病、慢性腸胃炎及心血管疾病的機率也較低。
母乳中的DHA、膽固醇等成分,對嬰兒大腦及視網膜發育至關重要。吸吮動作更可促進口腔肌肉發展,為語言能力奠定基礎。此外,母乳中含有多種益生菌與寡糖,能調節腸道菌群,強化消化功能。
哺乳不僅惠及嬰兒,對母親亦有長遠益處。寶寶吸吮時令媽媽身體釋放催產素,能加速子宮收縮,減少產後出血風險。每日哺乳可消耗約500卡路里熱量,有助媽媽逐步恢復孕前體態。長期研究更指出,母乳媽媽罹患乳癌及卵巢癌的風險顯著降低。心理層面上,哺乳時肌膚接觸刺激「愛的荷爾蒙」催產素分泌,增強母嬰情感連結,同時緩解產後焦慮。許多媽媽分享,哺乳時與寶寶相視的瞬間,是最療癒的幸福感來源。
成功哺乳的關鍵起點
1. 產前準備:參加醫院哺乳課程,學習正確姿勢。
2. 產後哺乳:盡早肌膚接觸,讓寶寶建立覓食本能。
3. 含乳姿勢:確保寶寶含住大部分乳暈,避免只吸吮乳頭導致破皮。若感到疼痛,應重新調整姿勢。
4. 按需餵哺:初生兒每日哺乳8至12次,頻繁吸吮有助刺激乳量分泌。
5. 家人支持:協助按摩肩頸,準備營養餐點,減輕媽媽壓力。
世界衛生組織鼓勵媽媽純用母乳餵哺寶寶至6個月大,其後因應寶寶的需要,逐漸加入半固體食物。與此同時,媽媽繼續餵哺母乳至寶寶2歲或以上。
餵哺母乳是母嬰共同成長的珍貴歷程,願每位媽媽都能享受這段獨一無二的親密時光。
作者為港大醫學院臨床醫學學院兒童及青少年科學系名譽臨床副教授黃小珍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