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疫苗會擾亂免疫系統?
不少人擔心接種流感疫苗會擾亂免疫系統。這種憂慮在自體免疫病患者中尤其常見。道理似乎簡單:既然免疫系統已經紊亂,為何還要進一步刺激?然而,醫學研究卻一再證明,流感疫苗對這些病人不但安全,而且極為重要。
自體免疫疾病患者的免疫系統會錯誤攻擊自身組織,為了控制病情,他們往往需要長期服用免疫抑制藥物。這些藥物雖能減低病情活躍度,卻同時令患者更容易受感染。流感對這些人來說尤其危險,因為一旦染病,併發症如肺炎、住院率甚至死亡率都比一般人高得多。
幸而,流感疫苗的安全性已有大量研究支持。多項臨床試驗及綜合分析均指出,滅活流感疫苗對自體免疫患者是安全的。研究並未發現疫苗會引致嚴重病情惡化。以紅斑狼瘡為例,接種後病情指數大致維持穩定,即使帶有自體抗體的患者,對疫苗的反應亦與其他人無異。部分人或會出現短暫副作用,例如疲倦、肌肉痠痛或輕微發燒,但這些症狀通常很快消退,並不構成嚴重問題。至於病情惡化發生率與患者平日病情波動相若,並無明顯增加。
另一個常見的疑慮,是疫苗會否「觸發」新的自體免疫疾病。這方面的科學證據同樣令人安心。大型人口研究及登記數據均顯示,流感疫苗與自體免疫病之間,並無統計學上的關聯。極少數個案,例如格林—巴利綜合症,每百萬劑疫苗大約出現一至兩宗。但值得注意的是,若因感染流感而引發此症的風險更高。換言之,接種疫苗反而能降低總體風險。
世界各地的專業機構,包括美國疾控中心,以及歐洲風濕病學會,均一致建議自體免疫疾病患者每年接種流感疫苗。他們的指引十分明確:應使用滅活疫苗,並在病情穩定時接種;若患者正接受免疫抑制治療,則不宜使用減毒活疫苗。這些建議並非空談,而是建立在數十年科學證據之上。
從統計數據來看,疫苗引致嚴重問題的機會極低。相反,若選擇不接種,則要面對流感帶來的風險。對自體免疫病患者而言,這些後果遠比疫苗的輕微副作用嚴重得多。
作者為風濕及內科專科醫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