娛樂
2025-11-21 04:29:33
日報

《武士生死鬥》 膽夠大

分享:
《武士生死鬥》

岡田准一主演兼擔任製作人的Netflix日劇《武士生死鬥》多人睇多人講,不是單單因為金主爸爸落重本,亦不是全靠有今生冇來世的豪華卡士,更不是舞刀弄槍打得爽快。而是夠膽寫、夠膽拍,似乎完全不怕得罪任何人。

《武士生死鬥》講明治時期,一班被時代拋棄的落魄武士被召集到京都天龍寺,參加一場殘酷到不得了,近300人互斬的生死淘汰賽「蠱毒」。遊戲規矩非常簡單:每人頸上掛住一塊木牌,想晉級就要你搶到對方的木牌——方法不限,殺又得偷又得;夠指定數量就能過關,不夠就死硬。主角愁二郎為得到獎金救患病妻兒,被逼再次執刀,在血流漂杵的混亂中求生。然後,他好快就發現,這場遊戲背後絕非武士互斬咁簡單,而是牽涉新政府最不願公開的陰影。

不過,劇集最癲的設定,不是「蠱毒」本身,而是它竟然將真正存在的歷史人物,放落故事裡面做幕後黑手。好似濱田岳飾演的川路利良,史書上他是推動日本近代警察制度的重要人物,但劇入面他卻是冷血大boss,聯手大家聽慣聽熟的住友、三井、三菱、安田四大財閥,合力策動一場堪稱「明治維新版魷魚遊戲」,為了一次過清除士族這批被時代視作「瘀血」的舊人。

要知道,日本影視界一向對明治維新的描寫偏向正面:現代化、新制度、走向文明之類。就算偶有批判,都會留點餘地。可是,《武士生死鬥》明顯不受這一套,它乾脆把近代日本的奠基者變成惡魔:警察出力,財閥出錢,把武士當成祭品,整套邏輯黑暗到誇張,但偏偏你又覺得好make sense。江戶時代,商人受盡武士欺壓;去到明治維新卻風水輪流轉,賺大錢、掌握新權力的反而是財閥。地位突然倒轉,做生意的忍不住世代累積的怨氣,要爆。

adblk6

當然,原著以及劇組這樣寫,是歷史反思還是純粹為娛樂效果,好難知道。但無論如何,《武士生死鬥》,已經比起好多創作大膽好多。它選擇了一條最危險(同時是最有魅力)的方法,將明治維新的黑暗面擺在觀眾面前。

相比之下,華語世界面對歷史人物的方式,就完全是另一個宇宙。金庸當年寫《神鵰俠侶》,原本是尹志平強辱小龍女,但因為有人投訴,最後要改成虛構角色「甄志丙」。一個是故事為歷史人物服務,要尊重後者,一個是歷史人物為故事服務,可以被重新想像。兩者沒有優劣之分,只是後者多了一份大膽,令作品創造多了一層衝擊。

可能你會問:「咁樣亂用真實人物做奸角,算唔算消費歷史?」但正正就是因為這些問題,令《武士生死鬥》變得比一般由頭劈到尾的爽劇更有討論價值。歷史從來不止一種講法,真相之外仲有詮釋,而娛樂亦可以成為重新看待歷史的入口,令觀眾腦袋運轉多一格。希望劇集第二季都可以有這份大膽,因為在歷史和故事之間,敢踩界,本身就已經值得敬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