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試當真最終章
寫在試當真大型綜藝《墨魚遊戲2》Part I播出前,而文章刊登時,節目早就上架,說不定view數已經直逼百萬,跳出精彩絕倫最後一舞。
其實今次都真的稱得上是「未出發先興奮」,上周四(9/10)試當真公開朱栢康和林千渟主演的先導片為節目預熱,已經令全城討論節目到底屬於「二創」還是「抄襲」,有人力撐試當真,也有人覺得他們這樣是明顯抄襲。
這種氛圍,好似回到試當真剛開台時,人人都好奇,他們今次又想玩甚麼。
從一開始惡搞《天能》拍《寫真的天能》,到NFT、逆向拍賣,以至剛剛過去的白金像頒獎禮,試當真從來都不是單純拍片。他們玩的,是觀眾、是制度,以及本地娛樂的極限。2021年「開價十萬、每日跌價」的現場騷,挑戰了傳統的商業模式;實體謝票場NFT門票,是數碼資產時代的行為藝術;《校花校草》是一次全民投票實驗;到《公開試當真》打破了YouTube片和電影的界線(連主演滕毅康的現實生活都成為了作品的註腳)。每一步,都不似一般頻道會做的事,更似一個由荒誕推動的長篇裝置藝術。
《墨魚遊戲2》表面是戲仿Netflix,實際上是試當真總結自己5年歷程的方式。沒有贊助、沒有廣告、百名參賽者沒有酬勞,拍賣收益扣除成本後全數捐出。這個設定,本身就是他們一貫哲學的延續:玩大佢,玩到最盡。
今次這場遊戲,連創作自由本身都玩埋。有人話他們抄,有人話他們致敬,而我覺得《墨魚遊戲2》最值玩味的地方,就是當大家還在爭論「究竟算唔算抄」的時候,他們就已經用行動做答案:真正的創作不需要誰和誰批准。他們這一個project都帶住一種「唔怕死」感覺,而這種feel正正就是近年娛樂圈最稀缺的養分。
試當真執笠告別觀眾,選擇用「白金像頒獎禮」同《墨魚遊戲2》完結,兩者並列,其實是好準確的自我註腳。頒獎禮是自我慶功,《墨魚遊戲2》則是自我犧牲:前者總結5年功績,後者有如綁住全身炸彈,再踩鋼線,用一個可能會被人誤會的節目,向觀眾鞠最後一鞠躬。
《墨魚遊戲2》播出之後,輿論肯定會繼續拉扯,一定會有人繼續問Netflix會否追究,一定會有人數話要查收益去向,但老實講,這些都不重要。試當真在退出之前,用最後一次作品證明,創作就是創作,不為留名,不為獲利,只求兩個字——開心。這場遊戲,沒有人輸,Netflix沒有輸,觀眾沒有輸,試當真更加沒有輸。有人贏在用最高風險、最低收益的方法,玩出香港娛樂久違的真誠。
對,遊戲結束,試當真贏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