娛樂
2025-05-14 22:24:49

《黑箱日誌》靠專業爭取公義

分享:
《黑箱日誌》劇照。

《黑箱日誌》劇照。

紀錄片《黑箱日誌》由去年《第48屆香港國際電影節》有在香港放映過幾場,已經深受影迷讚揚。紀錄片導演伊藤詩織,是披露一宗#metoo反性侵事件的日本記者,同時亦是是次事件被迷姦的受害者,因而令不少觀眾對此宗事件相當有興趣。

 

 

《黑箱日誌》劇照。 《黑箱日誌》劇照。 《黑箱日誌》劇照。 《黑箱日誌》劇照。

日本施法制度的荒謬

事件起源於2015年,整整十年前的事。當時身為傳媒工作者的伊藤詩織在日本希望尋求工作機會,於是主動聯絡傳媒界高層山口敬之,表現積極。豈料卻被男方認為此乃性暗示,然後將她迷姦。其後數年,伊藤詩織積極尋求公義,希望能夠還原真相、爭取公義,然而在日本這個社會,卻難以就此事成功報案,即是說警方是連立案也立不成,莫說能否提告。

然後她受盡千夫所指,認為她本身是放蕩的女人,才會招致被發生性關係等等。她在日本一直未能尋求公義,直至四年後,在日本勉強裁定這是「非合意性行為」,大約賠償了她15萬元港幣而已。

幸而伊藤詩織能操流利英語,最終她將事件帶到海外,同時亦就當時美國盛行的#MeToo風潮,她將自己的不幸事件撰寫成書籍,公諸於世,同時亦拍成了這部同名電影《黑箱日誌》。即使她未能在日本得到平反,但在全球多處地方放映此電影,出席不少分享會,電影在去年亦入圍了奧斯卡最佳紀錄片,引發更多人對此事件的關注及了解。

 

 

adblk5
《黑箱日誌》劇照。 《黑箱日誌》劇照。 《黑箱日誌》劇照。 《黑箱日誌》劇照。

軟實力的力量

電影發揮了紀錄片的最佳作用,就是以紀錄片流傳於世界各地,令全球不同國家的觀眾都能關注事件,並了解到日本在此等迷姦事故的法律荒謬。而這部電影亦未能於日本上映,證明日本官方依然未能接受此事故,並繼續嘗試否定此事。至於伊藤詩織本人樣子甜美,性格親切爽朗,接觸過她本人都會被她的甜美溶化,於是她透過這種親和力,令電影在世界各地走到更遠更廣。

伊藤亦憑著原本的職業——傳媒工作者,將電影的角度剪輯至相當專業持平的角度,並未有因為自己身為受害者而嘗試打同情牌,沒有特意讓觀眾可憐她。整體敍事方式都是以爭取公義、報道真相為主,並沒有任何煽情的動向,亦沒有將自己化成Drama Queen。而她這種持平的專業角度,亦能夠令整部紀錄片的可信性再提高。即使法律無法令受害者得到應有的公義,但透過軟實力媒介,將事件的真相揭露,依然能夠透過群眾,令受害人在法律以外的渠道爭取到公義。

《黑箱日誌》劇照。

《黑箱日誌》劇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