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哪一天我們會紅》,難免覺得新一代演員的競爭實在太大。去年,看《那年盛夏我們綻放如花》,邱彥筒第一次拍電視劇,中間只不過拍多一套電影《寄了一整個春天》,轉頭,已經大師姐一樣,帶領幾個小師妹登場。一代一代新人排隊湧上,僧多粥少的情況很明顯。
新人之中,以贏過金馬及金像雙料最佳新演員的謝咏欣,最令人期待。不過,最搶鏡,似乎是許軼。四眼學生妹造型,加上角色的古怪個性,的確夠突出。又受到特別關注,必惹討論的挑機劍神張家朗一幕,由許軼負責,輕鬆成為網絡熱話。
不過,我居然對另一女角鄧濤更有印象。說居然,是因為鄧濤的角色被設定為零存在感的平凡少女,甚至可以稱得上毫無吸引力。對一位演員來說,尤其剛起步急須提升知名度的演員,真夠兩難:演得好,要把自己收藏到人人過目即忘,最後劇集成功也未必對自身有利;用相反方法演繹嗎?有沒有下一個機會也難說。
在機會夠多的時間,沒所謂的,就算懷才不遇,堅持下去,總會被看得見。如果真有才的話。在機會於難能可貴的今天,把握不到一次半次,可能致命。做得夠好,當然最理想;做得夠差,也未必是壞事,至少能夠引起世界談論。最怕是夾在中間。要做得夠好,要講天分講努力程度講客觀條件配合不配合,很困難;要做得夠差,相對容易。於是,你會見到,越來越多人選擇刻意跟主流價值觀對抗,引起九成人的反感,換取一成人的留心,也值得,牽動到罵戰之類的東西,更高興。不單針對娛樂事業,泛指整個社會,在《哪一天我們會紅》,也有提及過這套新的哲學。
在鄧濤或者由鄧濤扮演的Sugar身上,我卻看到一份久違的腼腆。在我成長的年代,經常在女演員身上看到一份類似的氣質,例如我最喜歡梁詠琪,好大程度是因為她在《烈火戰車》與《流氓醫生》望住劉德華或梁朝偉的神態,令人很難招架。只是,後來,不知是因為自己開始變老,再感受不到那份情懷,還是女性的地位不斷提高,多數作品也會為女角安排更濃烈的個性,總之這份含羞答答,好像失傳了。
又合理。你打開IG,有人會放性感三點式泳衣照,還要擺出極誘人的甫士;看一看Threads,動不動就「我知好爽」,也是出自女性口中。幾時見到還有人找不到自己的特點?人人好像一出世就知道自己有甚麼可以賣而賣甚麼才容易受歡迎了。
當然,可能只是角色需要啫,鄧濤與Sugar或者是截然不同的兩種個性。都代表鄧濤演得有說服力吖!只希望陸續有來。翻查資料,鄧濤原來在五年前曾經拍過由翁子光導演執導的港台劇集《浮城絮語》其中一集單元《遊夢》,合演者是林愷鈴。對手實在太多太多,有人是星二代算贏在起跑線,有人可能透過選秀節目賺到觀眾的感情投射再簽到大公司有比較豐厚的資源支持,但總有某些人靠自己單打獨鬥。是,很多時候還是財雄勢大的皇家馬德里稱王稱霸,偶爾,還是有空間給國際米蘭出一出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