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Block Ad Block
娛樂
2022-07-29 04:30:08
日報

重視編劇之必要

分享:
重視編劇之必要 重視編劇之必要 重視編劇之必要

  近日城中熱話除了周一(7月25日)開鑼的「鏡仔」首個紅館演唱會《MIRROR.WE.ARE LIVE CONCERT 2022》,還有上周五(7月22日)開始,在香港演藝學院歌劇院舉行一連40場的舞台劇《最後禮物》。    

此劇原定年初公演,惟第五波疫情爆發延期演出,轉眼間從初春等到盛夏,終於可以在首演當晚入場觀賞。果然沒有令人失望,從劇情、對白、布景、服裝、音樂,以至場刊設計,都看得出台前幕後花盡心思,不枉大家等到頸都長。第五場(地盤)結束後,全場燈光亮起,心諗:「吓,咁快中場休息?」已覺得「唔太夠喉」,然後跟坐在旁邊的朋友說:「得喎,真係得喎!」及至散場時,當刻最直接的感受是:「睇到好爽、好啹(gur)!」好想立即與別人討論和分享:《最後禮物》絕對是本地近年最出色的舞台劇,沒有之一。

這樣說確實並不誇張,單單由黃子華與潘燦良擔正,飾演歐陽晴與歐陽曦兩兄弟,已是可一不可再的金鑽級陣容,相信將來若想再次見到「神帝鬥戲」難度極高。而陳曙曦(飾演父親歐陽有貴)、韋羅莎(飾演Sofia)、區嘉雯(飾演嫻嬸)、白耀燦(飾演華叔)等幾位配角的演繹,也是恰如其分得來極具說服力,會感受到他們不是在演戲,而是把現實生活搬到舞台上呈現出來。因為今次故事圍繞家庭、父母、兄弟、金錢,還有愛,某個角色說過的某些對白,你可能在某時某地聽過,彷彿自己就是其中一個角色,自然而然的對號入座。

劇力非於掌摑爆喊

他們每一位都有戲、好戲,卻沒有搶戲,彼此在台上「發功」,交織出一個繃緊的網,這股氣氛令觀眾「無處可逃」,需要一邊看一邊反思。有幾場戲甚至因為角色情緒爆發,或者對白寫得太過到肉,內心像給刺了幾下,於腦海裏千迴百轉。
 「我唔係想要多啲,我係想你冇!」歐陽曦(潘燦良飾)對歐陽晴(黃子華飾)毫不留情的說。
 「錢唔係萬惡,妒忌先至係。」歐陽曦對Mandy(黎玉清飾)一時感嘆的說。
 所謂劇力萬鈞,從來不需要依靠角色之間互相掌摑,或無端端突然爆喊(有些媒體非常喜歡用「演技大爆發」來稱讚,每次看到我都會反白眼),或者瞪大隻眼講說話聲大夾惡等表面工夫(可理解為「花紙」)來推波助瀾,而是利用最貼近你我日常生活現況的實際用語(可理解為「人話」)推進劇情和堆疊情緒,讓觀眾如坐過山車那樣心情起伏,同情主角的遭遇和經歷。而這次《最後禮物》之所以由頭好看到尾,謝幕後仍留有餘韻(陳小姐出現儼如一記回馬槍),負責創作故事的編劇莊梅岩居功至偉。

Ad Block

莊梅岩示範好劇本

先後六度獲得「香港舞台劇獎」最佳劇本獎的莊梅岩,今次藉描寫兩兄弟爭奪父親遺產(故名《最後禮物》)的故事,向大眾示範何謂好劇本,就是角色設計立體 ── 原生家庭背景,影響兩兄弟的價值觀和思維方式,繼而直接左右二人的處事手法;長年累月的經歷,導致爭拗拉鋸反覆出現,最終一步步走向無法挽回的境地(沒法買票入場的讀者,可買劇本集來看)。每場戲、每句話,都必須存在,沒有浪費觀眾時間,可以想像,就算所有演員沒有戲服,只穿上T恤牛仔褲圍讀講對白,依然劇力逼人。

Ad Block

很多人一直以為,是導演和演員成就一齣好戲,其實編劇才是主宰成敗的真正關鍵,沒有他們全情投入的創作、做足資料搜集(包括理解人情世故),細心捉緊角色性格,扣連劇情脈絡,為故事發展打好基礎,成為整個製作的支柱,導演和演員怎樣賣力也徒具空殼。奈何媒體的焦點很少落在編劇身上,亦曾聽聞業界有欠重視,給予編劇的話語權不多,部分人甚至覺得,一齣作品,畫面為主,故事為輔,前者凌駕後者,編劇只是陪襯。但事實擺在眼前,劇本乃一劇之本,沒有好的故事,再華麗的製作也不過是「影像垃圾」,抵不過歲月無情輾壓,敵不過觀眾雪亮眼睛。所以苦口婆心都要說一句:若想本地製作衝出香港,揚威海外,從今天起,請好好重視編劇人才。
(《最後禮物》劇照由英皇娛樂提供)
 

Ad Block
Ad Block
請接受以下私隱政策及免責聲明,以示你同意am730內之私隱政策及免責聲明。了解更多
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