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之間,好多(男)人問我點睇陳曉華?我疑惑,我搲頭。
1) 我不是局長,也沒有睇波,所以與韋斯活的看法不存在甚麼差異,不需要認真研究反思;但對於突然間好多人談論的陳曉華,的而且確,相當好奇。為了不再搲頭,決定認真研究。
2) 先旨聲明,基於已經好多年沒有收看香港小姐,一直不知道,陳曉華原來是2018年度港姐冠軍。
3) 不論認真抑或不認真,研究第一步,都是上網——當我輸入「陳曉華」三個字,連隨出現一堆熱門搜尋聯想組合,按先後次序排列分別是:「陳曉華 j」、「陳曉華 訪問」、「陳曉華男朋友」、「陳曉華泳衣」、「陳曉華 ig」、「陳曉華新聞女王」、「陳曉華台慶」、「陳曉華新聞女王 2」、「陳曉華新聞女王 1」、「陳曉華港姐」。從這些聯想組合大致估到,世人留意陳曉華哪些層面和面向。
在《新聞女王2》穿上一件頭。 (圖片來源:陳曉華fb專頁)
4) 不排除你話我呃人,但童叟無欺,月巴人不打誑語,我真的沒有立即click入第一個搜尋聯想「陳曉華 j」,畢竟入世已深,擁有多年上網經驗,深知道今時今日好多人都擁有這個搜尋聯想組合,而結果很多時幾驚嚇——例子?不勝枚舉,不過,不舉了。
5) 於是click「陳曉華泳衣」來看,看到的,就是她在《新聞女王2》第七集的一件頭:一個船P上,她本來打算以一件頭示人,卻被Bosco當面制止訓話的一場戲。我不是Bosco,也不是活在「新聞女王universe」只管勾心鬥角的傳媒人,老實,實在不覺得她揀一件頭來穿有甚麼問題——但當然,這場船P重點不在於一件頭抑或三點式,偏偏「穿上一件頭泳衣的陳曉華被Bosco訓話」這場戲,在social media被談論被share,成為一個(隨時比起台慶或曾志偉是否離職更多人關心的)話題。
6) 任何人都有可能突然成為話題,卻又不是任何人都能夠因為一時的話題而得益。
同一年,先後參演兩齣話題劇。 (圖片來源:陳曉華fb專頁)
7) 像陳曉華,就算她是港姐冠軍,就算她在當晚問答環節的表現再妙趣橫生,都不會有太多人在意,不像以前,人盡皆知;得體?更隨時只是沉悶的另一種形容。反而當她卸下后冠,正式成為藝人員工,被安排入劇組,噢,立即被網民插她演技是那麼不好(甚至稱得上差),聽她講對白更加有點黐脷筋跡象,然後再連結她(不知真假)的戀聞,陳曉華終於得到了比起當選港姐冠軍時更高的人氣。
8) 即使構成人氣的主要是負面成份,但不打緊,只要你肯改變/改善自己,就有機會將負面觀感負面聲音扭轉為正面,而陳曉華明顯是一個成功示範。她演技是否有大幅改進?我沒追看她有份演出的劇,不敢貿貿然答,但她繼續有劇做(而且不是做閒角)這個事實,某程度上證明了另一個事實:監製和高層偏向相信,觀眾鍾意睇陳曉華做戲。
9) 有新劇,自然要做宣傳接受訪問,這就是表述自己的最好機會,而陳曉華肯定不是那種連訪問都做不好的人,我看了她好幾個訪問,答案大致相同,但同樣大方得體,又不會太過冠冕堂皇,會承認自己過去的短處(所以才有今日的進步),也懂得以說笑,不著痕跡,消解某些針對自己的負面傳聞。
10) 一場踢完的波,已成定局,再認真研究反思都不會扭轉賽果;一件頭的陳曉華,我會持觀望態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