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2025-07-09 04:31:58
日報

中學生人數不減反增 港打造基礎教育樞紐

分享:
中學生人數不減反增 港打造基礎教育樞紐

中學生人數不減反增 港打造基礎教育樞紐

教育局最新公布的《學生人數統計報告書》顯示,2023至2024年間,香港幼稚園、小學及中學的學生總人數減少約4,400人,但中學生人數卻上升逾12,000人。這一增長顯然並非緣於本地出生率上升,而是外來人口帶動的中學學位需求,官校、津貼及直資學校均受惠。香港可以藉着這個自然的發展優勢,打造成為世界級的基礎教育樞紐。

2024年《施政報告》提出推進國際專上教育樞紐建設,重點集中於大學本科及研究院。然而,要真正成為國際教育樞紐,應從基礎教育著手。回看英國成為國際留學中心的軌跡,其基礎教育早已打下根基,尤其在學童有一定自理能力的年齡開始,已提供寄宿服務的教育。這除可強化本港教育之外,同時有額外的財政收入。

事實上,基礎教育樞紐的經濟效益,較本科及研究院的還更大。首先,基礎教育的人數眾多,還會出現隨行的照顧者,這同時會增加租務、買賣物業以及投資移民等經濟效益。發展基礎教育樞紐有三個重要的考慮:首先是課程要多樣化,配合不同背景的學生需要;其次是住宿政策能作出配合,讓學童可安全及穩定地在港居住;最後是師資的培訓及引入要更加國際化,令課程更具吸引力。

國際文憑大學預科課程(IB)周日放榜,香港至少有31名狀元,其中非傳統名校保良局顏寶鈴書院今年首次誕生狀元。這除了學生的努力外,更顯示辦學機構及教學工作者的心血。在課程上,香港作為資訊自由開放的地方,能夠接軌到世界各地的教育資源。本港加拿大國際學校,學生可選擇加拿大的學制,讓暫居香港的高級國際管理人員子弟能為未來作好準備,當返回原居地時能夠馬上適應。特區政府亦應鼓勵伊斯蘭國家的學校落戶香港,以吸引當地企業及人才更安心來港發展。

adblk6

政策配套方面,發展局近期積極推動將現有的酒店和商廈改建為學生宿舍是值得支持,但這只能滿足大學生。針對基礎教育的學生宿舍著墨甚少,政府在這方面的政策更要拆牆鬆綁。上屆政府曾探討能否規範住宿式網約平台,但最終不了了之。針對寄宿學生,特別是基礎教育的學童,能否突破成為一個破冰點,容許願意接納及照顧這些學生的家庭提供寄宿服務,以令這班留學的學童能更直接了解香港。

要進一步發展基礎教育,仍須提供多元化的人才培訓或輸入。例如本港伊斯蘭學童在課後不時要參與自行組織的宗教活動,本港學校能否透過教師培訓,同時承辦相關活動予伊斯蘭學童,符合伊斯蘭友善政策方向。另外,普通話教育方面,應容許更多懂得流利普通話的優秀老師來港工作。從民族情感栽培的角度,以普通話作為主要科目的教學語言是值得開拓的,還能讓內地家長更安心安排子女來港升學。

中學生人數增加是自然而然的後果,政府不用刻意鼓勵。可政府若能逐一解決以上三個主要問題,既能保住本港中學不用縮班殺校,同時能鞏固香港作為教育樞紐的地位。相信這班學生從中學開始在香港就讀,日後在香港升讀本科或研究院,甚至在港落地生根的機率將更高。情況就如英國成為歐洲最強大的升學中心一樣,香港同樣有能力打造成為亞洲的國際基礎教育樞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