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2025-07-08 04:31:58
日報

認真保護港人個人資料 私隱意識亟待提升

分享:
認真保護港人個人資料 私隱意識亟待提升

認真保護港人個人資料 私隱意識亟待提升

香港個人資料私隱專員公署昨日公布8宗不當披露個人資料的個案,這些個案涉及政府部門、航空公司、保險公司、旅行社、化驗中心等,涵蓋範圍之廣,叫人震驚,顯示香港人在保護私隱意識方面,仍然非常不足,令人擔心。

的確,自從個人資料私隱專員公署成立以來,港人的私隱意識已大大提高。但不少人重視的只是保護自己的私隱,對於保護別人的私隱,卻未必事事上心,由今次私隱專員公署披露的個案來看,不少公私營機構在保護個人私隱方面都意識非常不足,即所謂掉以輕心,其中最離譜的個案是,有公司竟把本來需要棄置的個人簡歷及身份證副本等紙張,當作環保紙使用,甚至將該些環保紙打印出來的文件送到其他公司,情況是匪夷所思。其實只要將心比己,如果那些涉及被不當披露的個人資料,是屬於處理的職員本身或親屬的個人資料,處理時就必然會更加小心。換句話說,許多機構及職員在保護私隱方面,其實不僅是意識不足,責任感更是不足,反映目前罰則根本不夠阻嚇力,當局有需要檢討。

政府應該考慮加大對違規行為的懲罰,鼓勵企業承擔責任,在收集和使用個人資料時,做好把關,更要想得仔細,例如今次披露的個案中,政府部門在郵遞通知時,竟可給別人在信封窗口看到敏感的個人資料,就是執行上想得不夠仔細,而實際處理的職員亦不夠認真,更未有這方面的強烈意識,留意不到風險所在。

現今進入數碼年代,收集及使用個人資料更趨普遍,不少市民對保護個人資料依然認識不足,例如甚麼資料才算是私隱,沒有確切的認知,往往忽略了日常生活中潛在的風險,例如隨便在不明網站或社交媒體分享個人敏感資料,無疑增加他們由私隱不當披露而來的風險。近年電話騙案不斷攀升,其中一個原因就是不少個人資料已落入騙徒手中,犯罪分子根據手上的個人資料,度身訂造騙案攻略,才容易得手。如果保護私隱的力度足夠,相信對阻截電騙發生,也有一定助力。

adblk6

要提升公眾的私隱意識,是由政府牽頭的長期耕耘工作,首先當然是要加強教育及宣傳,政府及相關機構的努力仍須加大力度,更應展開針對青少年的宣傳活動,從小建立個人私隱保護意識,並針對不同行業,發布資料保護指引,幫助企業理解和遵守法律要求,制定符合要求的內部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