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美角力實招勝虛招 貿戰下香港宜保中立
美國總統特朗普威脅向中國加徵100%關稅,其後財政部長卻急忙降溫,強調「不一定會發生」。這種「開天殺價、落地還錢」的戲碼,在特朗普上任後已反覆上演。相比之下,中國在貿易戰中打出的大豆牌與稀土牌,卻是經過深思熟慮的實質招數,難以輕易化解。在這場大國博弈中,香港必須堅守自由貿易港的中立地位,避免捲入漩渦,方能發揮替國家擔任門戶的獨特功能。
中國自今年5月起停止採購美國大豆,這記重拳精準打擊了共和黨的傳統票倉——農業州份。美國大豆對華出口佔比從2016年的約40%劇降至如今的18%至21%,貿易戰已讓美國農民累計損失約270億美元。更雪上加霜的是,在美政府停擺期間,原本計劃的農業補貼遲遲未能撥款,使產地壓力進一步加劇。儘管美國試圖開拓越南、孟加拉等替代市場,但其需求僅及中國的一小部分,無法彌補農民損失。
國家幾年前提出「大食物觀」戰略,正系統性地降低對單一國家食材的依賴。今年9月,中國進口了1,290萬噸大豆,創下該月份歷史最高紀錄,但這些大豆主要來自巴西,而非美國。這顯示中國人早已準備好不再依賴特定國家的食物供應。大食物觀倡議下的多元化食物來源策略,正逐步化解美國的農業優勢,大豆牌只是這個宏大戰略中的一記實招。
與此同時,國家於10月宣布擴大稀土出口管制,要求全球相關產品只要含有超過0.1%中國稀土成分,或在生產過程中使用中國稀土技術,出口前都須向中國申請許可。這不僅是限制原料出口,更是對整個稀土產業鏈的全面管控。稀土是現代工業的維生素,從清潔能源技術到軍事裝備都離不開它。中國透過管制稀土技術出口,使全球工業生產必須與中國保持友好關係,從而有效破解美國試圖建立的圍堵中國聯盟。
面對中國的實質舉措,特朗普威脅加徵100%關稅的做法顯得蒼白無力。這項宣布幾乎立即引發美國股票市場震動,財政部長不得不急忙降溫。這種「關稅恐嚇後又退縮」的模式已多次上演,顯示特朗普已黔驢技窮,最終在談判中必須作出重大讓步。與4月初相比,本輪市場對特朗普關稅言論的反應已有所減弱,顯示多次「狼來了」後,市場對其威脅的免疫能力增強。
在這個關鍵時刻,香港必須堅守自由貿易港的中立地位。雖然中美雙方已開始對對方關聯的船舶徵收額外港口費用,但香港不應跟進這類措施。香港一直以來不徵收關稅,保持中立不僅符合香港的核心利益,也是香港對國家發展的最大貢獻。只有維持自由開放的環境,才能繼續吸引包括美國在內的國際資金,讓香港充分發揮國家門戶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