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2025-11-17 04:29:55
日報

堅守誠信,善用利器

分享:
中文大學(深圳)思廷書院

中文大學(深圳)思廷書院高桌晚宴。

上周五,筆者邀請了多年好友,羅范椒芬女士(Fanny)擔任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思廷書院高桌晚宴的主講嘉賓。Fanny有多重身份:前教育統籌局長、前廉政專員、前科技園董事局主席;因此,她是最合適的人選,以「人工智能時代的誠信底線」為題,向晚宴中500多名師生作出演講。

周五往來港深兩地的交通繁忙,在多個小時的車程內,我和Fanny談論了很多數字教育和人工智能的話題。近期我見到不同行業的朋友時,都會詢問他們同一個問題:人工智能怎樣影響你所屬行業的發展?一位資深精算師認為,今天人工智能對精算專業的影響,就好像當年電腦面世後對精算師的影響。新科技和新工具可以省卻人手和時間,而騰空出來的人手和時間,卻可以去擴展專業的服務領域。當然,未能升級轉型的精算師或許會被淘汰!一位Marketing的主管則告訴我,同事們的手機安裝了六、七個人工智能apps,便做了六、七成廣告公司替他們做的工作;換言之,省卻了六、七成的相關開支。我和Fanny都一致同意,香港不能落後,必須與時並進;但學界在推動數字教育,倡納人工智能的進程中,務必堅持教育的本心。Fanny 在演講時說,「如何善用AI而不失自主性,關鍵在於將AI視為學習夥伴,而非『答案機』。

adblk5

當遇到不理解的概念時,你要先運用已有知識自己思考,嘗試解決。如果需要向AI求助,必須清晰描述你的困惑點。你可以用不同的方式提問和追問,亦可以比較不同AI軟件的答覆,與自己的思路進行比較,直到你完全明白為止。經過這樣的思考過程才能真正內化和應用知識,這才是上大學的目的」。Fanny認為人工智能雖簡化很多編程工作,但同學們仍必須要學習編程;筆者也曾撰文指出,在便攜式計數機面世後,我們更要學生好好學習心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