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2025-11-13 04:31:56
日報

市場權勢難定義 外賣平台自調節

分享:
市場權勢難定義 外賣平台自調節

市場權勢難定義 外賣平台自調節

競爭事務委員會近日與外賣平台Keeta達成協議,要求其修改與合作餐廳的獨家條款,理由是Keeta「相當可能具有一定程度的市場權勢」。這是繼去年競委會與Foodpanda及Deliveroo達成類似協議後,再次介入外賣平台市場的運作。競委會此舉,表面上是為了維護市場競爭,但其對「市場權勢」的定義含糊,干預自由市場運作,恐將阻礙香港作為內地民企走向世界門戶的吸引力。

競委會判斷企業是否擁有「相當程度市場權勢」時,會先界定「相關市場」。然而,市場界線往往含糊不清。競委會將外賣平台視為一個獨立的「網上外賣送遞市場」。但實際上,外賣平台不僅彼此競爭,還與堂食、外賣自取、超市外賣食材,乃至其他餐飲供應方式交互重疊。這種狹隘的市場界定,忽略了現實中消費者的多元選擇,高估特定平台在更廣泛餐飲消費市場中的實際影響力,誇大其市場權勢。

香港外賣平台的發展是一個動態競爭的市場。來自英國的Deliveroo、美國的Uber Eat、德國的Foodpanda等國際平台都曾積極經營。然而,市場後來者Keeta憑藉其內地經營策略,在短時間內取得市場佔有率,這正體現了香港市場的開放性與競爭性。競委會的干預,似乎無視市場本身的開放狀態。

根據美國卡托研究所提倡的自由市場觀點,市場本身具有強大的自我修正能力。即使有企業暫時取得優勢,市場競爭機制最終會產生新的平衡。在外賣平台市場,餐廳經營者並非被動的接受者;他們可選擇專注堂食、與單一平台合作以降低行政成本並獲得更好推廣,或與多平台合作以觸及更多客源。獨家合作本身也能帶來效率,例如鼓勵平台投入更多資源進行品牌推廣,並保障其專屬投資的意願,這些都是合理的商業考量。市場機制自然會促使資源趨向最有效率的配置。

adblk6

香港的外賣平台競爭中,內地還有其他具實力的企業尚未進入香港市場,它們都是Keeta的潛在競爭者。競委會對市場運作的頻繁干預,以及對「市場權勢」等概念定義不清的執法標準,可能會讓這些潛在進入者卻步,擔心因難以適應香港的法例環境而止步,更別談借香港經驗走向國際。Deliveroo和競委會達成協議之後,還是決定全面撤出香港市場,這究竟有多少因為競委會的干預而作的決定實在無人知曉。自由市場的核心在於在商言商,過度的主觀介入和強制修改合約,可能扼殺新營商模式的出現,最終剝奪了消費者體驗更優惠、更創新服務的機會。

競爭法例的立法初衷,是為了保護消費者權益。在外賣餐飲平台方面,香港消費者顯然是獲益者。從過去只能選擇餐廳堂食,到如今安坐家中等待外賣,這種生活模式的轉變,以及晚市堂食人流的變化,正是消費者「用腳投票」的結果。如果消費者無法從外賣平台獲得滿意的服務和價格,他們自然會回歸堂食或其他餐飲模式。競委會毋須過度擔心單一平台能完全控制和改變消費者的習慣,因為市場的動態競爭本質決定了沒有任何優勢是永恆的。

競委會對外賣平台市場的干預,既基於難以清晰界定的「市場權勢」概念,又忽略了市場自身的調節能力與消費者選擇的力量。香港作為國際商業樞紐,應珍視其自由開放的營商環境,避免因過度監管而扼殺市場活力,阻礙創新,忽略香港擔當內地民企走向世界的使命。

adblk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