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經常說,與網友互動,令我有無限寫專欄的靈感,上周又來一則。
事緣我為上周《兩手空空,走出舒適圈》的文章,拍攝了一條YouTube片,闡述其中一個走出舒適圈的方法,是一個人只帶背包坐飛機去旅行。出乎意料地,此片段得到很多正面回饋,但是部分網友說片段音量低,亦有說正常沒問題。我百思不得其解,因為我無論用耳機、電話、電腦或電視收看,聲音皆悅耳。當我懷疑是否過了八月十五仍然有鬼時,看到一位仁兄留言道:
「看到有很多留言都指聲音有問題,但你都用同一回覆完全以自己出發,好奇你有否想過檢視一下查證一下……你每次回覆都指『自己唔覺有問題』,你條片係開放俾公眾睇,係咪要考慮別人的正面意見呢!」
看罷,我覺得此乃絕佳的人生課堂題材,聊聊遇上問題時應如何處理,並援引自己一個活生生的例子解說。
話說看到該網友評論時,我正為一個培訓課程準備教材,需要剪輯學生早前受訪的20分鐘影片並點評。可是我發現影片格式出問題,它只能播放,不能下載剪輯。當刻,我似乎只有兩個方法:一,找對口單位幫忙,用另一個格式再傳送影片;二,我自己想辦法。結果我選擇後者,因為我深信總有方法。試了很多格式都不行,結果想出最傻瓜最原始的方法,就是手機播放片段時,用熒幕錄影功能錄製影片,結果生成一條新影片,成功剪輯。
我想跟該位網友說,我是影片製作者,確保影片流暢,我是責無旁貸。但我製作該YouTube片段時,已確定沒問題才上載,回覆大家時亦是基於我能力所及的事實。其次,當遇到問題,但其他人無遇到同樣狀況時,我們除了喊出問題,要別人解決外,亦可嘗試自己動腦筋解決問題,例如好像其他人用手機播放,或在電視或電腦收看,一樣看得到,聽得到。
其實那是小事一樁,但每件小事都是成長的里程碑。遇上難題,嘗試自己解決,別次次坐著等別人幫忙,做一個更有用的人。 多媒體斜槓族:電視/電台/YouTube節目主持/司儀/傳媒公關培訓導師/作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