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2025-04-25 04:31:30
日報

白居二供不應求 居屋地價基金化

分享:
730社論

730社論|白居二供不應求 居屋地價基金化

「白居二2024」的配額大幅增加1,500個,至6,000個,其中新增的1,500個配額為「青年計劃(白居二)」配額,全部撥予40歲以下的青年申請者,其餘4,500個屬一般配額。最新一期「白居二」共收到約34,000份申請,其中超過八成,即28,000份是申請「青年計劃」,可見青年人對資助房屋的需求非常殷切,而計劃亦成功配合協助青年置業向上流動的大方針。

青年人置業困難的根源在於焦慮感多於實際能力。現時樓價一直緩慢回落,年輕人能夠負擔的二手上車盤選擇愈來愈多,分布各區。例如,天水圍嘉湖山莊日前有2房戶單位以275萬元成交。年輕人焦慮的主因是擔心能否用同樣的金錢在未來置業。因此,過往有一種錯誤的論述認為年輕人置業難,但實際上,在樓市的上落周期中,青年人置業的機會仍然不少。

居屋的出現,正是為了協助年輕及基層家庭自置物業,因此提供一定的折扣。隨著多年的發展,居屋與發展商供應的私人樓宇逐漸演變成為兩個不同的住宅市場。私人屋苑已朝向中產化和豪宅化,即使單位實用面積只有二三百平方呎,但屋苑的配套設施,如會所、商場及物業管理質素,已與居屋形成兩種不同級別的產品。許多發展商也曾表示歡迎增加居屋供應,因為兩者已針對不同的客群。

在這種發展背景下,居屋已成為香港一個獨特的房屋梯階,政府不能輕易撤出或停建。政府應全面檢討公營房屋的定位與策略,包括為公屋單位數目設置上限。例如,現時公屋單位總數為85萬,當單位數目增至約100萬時便停止建設,鼓勵公屋居民在累積一定財富後購買居屋及私樓。而新興建的公營房屋則全數為居屋,以滿足特定市場的需求,並提供一個梯階,讓公屋居民可以將單位騰空,分配給更有需要的人士,而不是無限期增加公屋單位數量,並花大量精力迫使富戶搬離公屋。

adblk6

除此之外,現有的居屋補地價制度仍有不少改善空間。香港大學經濟學講座教授王于漸曾指出,政府規定居屋業主出售房屋時必須向政府補償地價差額:不但要支付當年政府少收的地價,更要補償多年來的地價升值。一般住戶無法或不願預先支付巨額「補地價」,這使得居屋業主難以出售變現,只能終其一生住在該單位內。居屋地價資產也不能釋放出來。

故此,政府可為新舊居屋的地價資產成立一個獨立基金,由獨立於房委會的資產機構以市場原則管理,房委會的角色專注回建屋,而非融資及管理資產。

adblk7

成立地價基金後,居屋的地價資產可即時套現,幫助紓解房委會,以至政府庫房壓力。此外,這個基金也可以以上市的形式公開讓市民參與,同時可以推出更多類似白居易計劃的方案,只要符合經濟原則,可以用各種方式的計劃,吸引不同人士購買居屋。

屆時,政府的角色是興建一定數目的公屋及居屋,而二手市場的活化則由市場化的基金推動,形成一個穩固的房屋梯階。餘下的土地則主要交給私人市場,提供更高質素的住宅,以滿足不同階層的置業需求,達至社會和諧穩定。

adblk8
居屋2024|地點/價錢/實用面積懶人包(am730製圖) 居屋2024|安柏苑(am730製圖) 居屋2024|裕興苑(am730製圖) 居屋2024|啟盈苑(am730製圖) 居屋2024|兆湖苑(am730製圖) 居屋2024|高曦苑(am730製圖) 居屋2024|建議市值七折平均呎價(am730製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