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2025-10-20 04:30:29
日報

美大規模反帝示威 揭選票未化解仇恨

分享:
美大規模反帝示威 揭選票未化解仇恨

美大規模反帝示威 揭選票未化解仇恨

上星期六,美國各地爆發名為「不要皇帝」的大規模示威抗議,數以百萬計的民眾走上街頭,表達對總統特朗普的不滿。前總統候選人希拉莉和賀錦麗等人也參與其中,這並非純粹由網絡發起的活動,而是有組織、跨地域的全國性抗議。特朗普上任後的政策並未以全國人民利益為依歸,反而加劇社會撕裂,揭示近百年來迷信於選舉產生英明領袖的想法需要重新審視。

這場示威浪潮的特色在於其廣泛的政治參與及強烈的訴求表達。雖然活動大致和平,但民眾針對特朗普政策的反對聲浪,其強烈程度可與反對越戰時期的示威抗議相比。同日在世界各地也有對美國外交政策不滿的抗議活動,顯示美國過去扮演和平促進者的世界警察角色已經接近毁掉。特朗普政府的單邊主義及關稅政策,不僅引發國際社會反彈,更導致國內政治兩極化加劇,各政治派別間的煽動性言論不斷升溫,情況有如去年賣座電影《美國內戰》情節,最後可能導致國家分裂。

特朗普上任後的經濟政策,尤其是關稅措施,已導致失業率上升,年輕人就業問題尤其嚴重。政治紛爭令政府運作停擺,對基層生活帶來直接影響,聯邦政府停擺期間,大量員工被迫放無薪假。與此同時,關稅政策令日常生活開支增加,通脹壓力加劇。首都地區食品銀行調查顯示,36%的家庭經歷食物不安全狀況,而在直接或間接受聯邦僱傭且遭遇失業的家庭中,這一比例更高達41%。美國人生活質量下降,成為民眾參與示威抗議的重要緣由。

面對大規模抗議,特朗普似乎並未正視反對者的意見,周末期間仍在豪華莊園接見上流社會支持者。他一方面懂得鞏固現實勢力作為政治後盾,另一方面則通過政治公關、網絡宣傳和形象包裝籠絡和鞏固核心支持者。這種策略進一步強化社會分歧,例如不斷強化白人男士的主流思想,對其他取向的人加以鄙視。特朗普政府對聯邦工作人員的攻擊更是前所未有,其發言人曾公開描述聯邦員工懶惰,並嘲諷他們如接受離職協議便是「詐騙美國人民」。這種言論不僅加劇社會對立,更使公共服務體系士氣低落。

adblk6

更令人擔憂的是特朗普的個人行為,包括對曾經檢控和審訊他的機構和人物作出不同形式的報復,被倡議法治的美國社會認為是濫用權力。這些現象反映出近百年來西方社會相信選舉政治能夠選出政治精英的迷思。選舉過後,領袖理應帶領整個國家人民利益走向富強,但特朗普式管治成為一個失敗例子。儘管在選舉過程中得到部分人支持,但不等於上任後能凝聚全國人民解決當下問題。

美國要解決自身問題,不能將問題轉嫁其他國家,例如通過關稅和港口費濫收資金。特朗普政治將成為當代選舉政治的研究課題,讓人們深思怎樣的政治制度才能夠達致真正的和平和美好。選舉的意義是避免流血衝突,當選舉不再能彌合社會裂痕,反而成為激化矛盾的舞台時,或許正是當代人需要重新審視政治制度的時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