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2025-11-21 04:30:33
日報

運動心理與人生

分享:
運動心理與人生

運動心理與人生

我看運動會,除了看比賽成績和選手表現外,還看參與者(包括教練、團隊成員和觀眾)的心理質素和精神狀態,把他們的體育精神應用在日常生活之中。所以說,體育也是一種生活哲學和生命藝術。尤其是在劣勢之下逆境作賽,無論輸贏,只要使出拼勁,打出精神,都值得欣賞。

在這次全運會中,可以看到很多逆境下的情緒處理事例,其中印象較深刻的是香港劍擊手張家朗。他在花劍四強比賽中遇上福建的許杰,對方剛擊敗香港隊友蔡俊彥,氣勢如虹;偏偏捷克裁判Vilem Madr又有自己的判斷風格,以致張家朗連連失分。他雖有主場之利,還有觀眾喝采打氣,但仍然輸了,失去爭奪金牌的機會。

在季軍戰中,他的對方是內地的曾昭然。值得注意,曾昭然雖然未能以省隊名義出戰,但其成績達到全國水平,所以獲准以個人名義參賽。從運動心理學的角度看,他失意於省隊,屬「哀兵出戰」,努力奮鬥的氣場更盛;而且他已殺入四強,實力不容忽視。

不過,張家朗馬上調節心理狀態,集中精神,結果打出水平,以15:2大比數擊敗曾昭然,盡顯個人實力。

無獨有偶,在男子花劍團體決賽中,張家朗再遇上許傑和捷克裁判,如果心理質素不強,難免有點陰影、猶豫或動盪。結果,張家朗沒有受到影響,在計算細分的環節中戰勝許杰,與隊友一起奪得金牌。

adblk6

所以,體育與人生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人們看了張家朗很多比賽,知道他是善於面對逆境和困難的劍手,冷靜、沉着,在心平氣和之下思考戰略,抓準機會出擊。動與靜、快與慢、強與弱之間,既是柔韌有餘(爭勝不是只講氣力);也是遊刃有餘(殺敵不一定剛勁)。這些都需要平時的鍛煉、浸淫、凝聚和昇華;我歸納為:心態駕馭事態!眼界決定境界!思路孕育出路!主動控制被動!積極戰勝消極!長期醞釀,厚實積累,徹底出發。

最近才發現,原來我和張家朗是同校不同屆、隔了很多代的小學校友。我已年逾七十,他則如日方中。也許母校很早就形成傳統,注重對小孩和少年的情商訓練;但我比家朗差得多,還要繼續向他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