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2025-05-16 04:31:58
日報

飼養寵物有助健康 牌照檢疫拆牆鬆綁

分享:
飼養寵物有助健康 牌照檢疫拆牆鬆綁

飼養寵物有助健康 牌照檢疫拆牆鬆綁

消委會聯同漁護署了解目前網購寵物情況及相關風險,在收回的112份註冊獸醫問卷中,九成受訪獸醫認為,網購寵物愈見普遍與售價較便宜有關。過去一年,每10隻求診的新貓狗當中,平均近半來自網購。網購的貓狗較多健康狀況欠佳,一半還有疾病或處於不良狀態,逾九成網購貓狗於求診時欠缺適當的疫苗接種紀錄。今次問卷未必能反映實質情況,在寵物售賣方面,雖要拆牆鬆綁,可參考海外的經驗,將售賣寵物的制度優化。

飼養寵物對身心健康有正面效應,尤其香港面對人口老化,單身人士的比例愈來愈多,況且近年愈來愈多年輕夫婦在婚後選擇不生育。寵物角色及功能很明顯在過去十年間出現有頗大的變化,由玩樂消閒的功能,轉變為有心靈輔助的效果。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DC)的調查指出,養狗能避免焦慮,寵物所能給予不帶有價值判斷、及無條件的愛與支持,這通常無法從家人或其他社會關係中獲得。

科學報告期刊(Scientific Reports)於2017年發表了一篇瑞典的研究, 發現「獨居者」如果飼養寵物,與沒有飼養寵物的人相較「死亡風險降低33%、心血管疾病減少約36%,降低心臟病發作機率約11%」。一份發表在美國心臟學會期刊的研究更指出,養狗的人若曾心臟病發作,在接受治療返家後的幾年內死亡風險降低33%,與伴侶或孩子一起生活者則降低15%。從各項研究所見,寵物可以發揮陪伴的作用,較接受的心理輔助服務可能更便宜及有效。

因此,對於寵物的販賣及管理制度,不能視之為簡單商品的買賣,政府應從跨部門就飼養寵物這現象進行評估,是否值得再加強推廣。若政府接納上述的研究結果,便應優化現有法例,令市民能更便利購買寵物。

adblk6

就如今次問卷反映的現象,每10隻求診的新貓狗當中,平均近半來自網購。儘管問卷對象調查是獸醫,但根據社會期望偏差理論,回答問卷的人士對於爭議項目,或者涉及非法的行為,往往不會真實回答。實際網購寵物的比例更高。

基於上述結果,有必要優化現有的寵物售賣條例,目前新加坡為所有寵物店的種類進行評級,分為A、B、C、D四級,讓消費者作出選擇。至於在香港,不論在網上或實體店出售寵物,主要是根據《公眾衛生(動物及禽鳥)(動物售賣商)規例》規管,用上同一種牌照,現在最迫切的是設立針對寵物網上售賣的特別牌照。牌照可用上相對少於實體店的要求發出合法牌照,而令網上寵物買賣活動完全有一個合法的途徑,售賣者亦可以在符合牌照的規定情況下,以加強對動物權益的保護,避免受虐或被迫過度生育。

香港與內地密不可分,每日人員往來數以十萬計,完全難以杜絕寵物走私的情況。這些走私來售賣的寵物,身體狀況參差,也未能確保符合香港的衛生及防疫要求。杜絕走私寵物來港,不是收緊有關的法例,而是從制度出發,省減寵物由內地運送來香港的流程,再將寵物細分而作出不同的要求限制,引導市民購買合法途經的寵物。現在正式申請一隻貓狗由內地來港,需要在漁護署動物管理中心進行最少120日的檢疫,基本上是一個匪夷所思的時間。對於希望飼養寵物的市民,寧願鋌而走險利用不法的平台購買。若能將檢疫的日數減少,將部分檢疫日數改為在家中監察,用上科技的協助,如注射晶片在寵物身上,相信能夠追蹤寵物的作息地點,甚至乎對初入境的寵物,有特別活動地點範圍的限制,減低傳播傳染病可能。同時可確保寵物在合理的時間內完成檢疫。因時制宜,只有建立合法的銷售渠道,才能杜絕走私活動的出現,才能保護動物的權益。

adblk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