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懲教博物館
在赤柱郵政局附近,有一家店舖寫著「探監用品專門店」,就知道那個神秘而關押著全港重刑犯的地方——赤柱監獄近在咫尺。不過我們這天行程不是探監,而是參觀監獄外的香港懲教博物館。
作為香港懲教署的博物館,館址鄰近香港懲教學院,於2002年底正式開放。博物館樓高兩層,佔地約480平方米,設有10間展覽室、2間模擬囚室及1座模擬絞刑台,博物館內有逾600多件展覽品,頂部有一座模擬監獄瞭望塔。
馬館長為我們一行做導賞,介紹館藏展品和其背後的故事。笞刑是古今中外都有的刑罰,簡單來說就是以藤條打屁股和背脊,在香港只打男性。與我們小時候父母拿雞毛撣子把屁股打出一條紅印不一樣,受笞刑的犯人受打三五藤屁股已經皮開肉裂,趴床休息一到三星期才稍微復原,可以再受藤。如果判罰是10藤,可能是幾個月才能打完。
笞刑在新加坡和馬來西亞還保留著,而香港在1990年已經廢止,只保留了當年的笞刑架和仿造的藤條在博物館裏。
絞刑台有點嚇人,據說當年負責行刑的劊子手補貼非常高,一次就能拿到幾個月的工資。雖然只是打開台上的活門,讓死刑犯掉下來絞死,那種殺人的心理壓力還是非常大的。
馬館長為我們澄清了一個誤解,絞刑犯腳上沒有綁重物,其自身的重量已足夠讓活門打開的剎那,套在頸椎第四節的繩子已經把頸椎壓斷,讓犯人即時死亡;而不是一般自縊的人那樣死於窒息。
最後我們參觀了曾經的越南船民在禁閉營以日常用品創造的各種武器,從牙刷製成的小刀到逾兩尺長的大刃鐵皮刀,到各種鐵通製成的長矛,觸目驚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