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2025-10-24 04:30:33
日報

廣告公司的「微笑曲線」

分享:
廣告公司的「微笑曲線」

廣告公司的「微笑曲線」

近年香港廣告公司如雨後春筍般湧現,連我這個業內人士,也未能一一記住它們的名字。市場上的廣告公司基本上已供過於求,不少新成立的公司因缺乏穩定客源,往往只能退居幕後,為其他公司擔任「代工」。短期而言,為了生存而這樣做也無可厚非;但長遠來看,若不建立自己的品牌,恐怕還不如為人打工來得實際。

這讓我想起台灣科技業代工盛行的時期。當時,宏碁創辦人施振榮先生卻做了一個「捨近圖遠」的決定:他拒絕了代工業務的豐厚訂單,毅然走上自創品牌這條路。他洞察到純粹的代工製造,如同被困在價值鏈的谷底——利潤微薄、話語權弱,命運始終掌握在客戶手中。他提出了著名的「微笑曲線」理論:價值最豐厚的是曲線的兩端,一端是技術與研發,另一端是品牌與營銷;而中間的製造與代工,則處於價值最低的位置。

經營廣告公司也類似,微笑曲線的兩端是客戶關係與公司品牌,而這兩者,都必須透過公司的作品來積累與鞏固。如果長期只做「幕後代唱」,無疑是用自身的創意與勞力,去成就他人的品牌價值。無論作品多出色,始終是「為他人作嫁衣裳」。自己只能賺取價值鏈中最微薄的部分,還要被扣起「介紹費」之後,才輪到自己。

如今廣告公司已經太多,沒有鮮明特色,根本不會有人記得你。一家新成立的廣告公司,首要目標不是急著賺錢,而是如何讓人記住你。如果既沒有穩固的客戶關係,又缺乏讓人印象深刻的作品,不如先打工累積人脈、磨練技藝,做出幾件有代表性的廣告之後,再考慮自立門戶。

adblk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