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2025-10-17 04:31:33
日報

向飲食業偷師

分享:

早前我受邀與一群飲食業經營者分享營商心得。當時我心想,飲食業挑戰重重,能在這行業生存下來的,都是身經百戰的武林高手。我這個廣告業出身的「外行人」,會不會有點班門弄斧?

我坦白跟他們說,我該向他們學習才對。事實上,我的經營模式中,確實借鏡了不少飲食業的做法。我們就像大型飲食集團一樣,採取多品牌策略。飲食集團旗下有各式各樣的品牌,中、西、日、東南亞等等都兼備,迎合食客愛嘗鮮的心態,希望能在他們的「胃納市場」中佔更高份額。

我們集團也一樣,提供多種營銷服務,每類服務下又設不同品牌,讓客戶有更多選擇。此外,我們也像飲食集團一樣設有「中央廚房」,由中央團隊負責財務、行政及人力資源等後勤支援。

廣告營銷與飲食業同樣是人力密集的行業,員工是最重要的資產。飲食業靠食物質素和服務取勝,而這些都離不開人才;我們提供的專業服務,也依賴吸引優秀人才來提升競爭力。因此我們主張與員工共享成果,希望藉此吸引、留住並激勵人才。

我們這行和飲食業一樣,必須善用時間與空間,在有限的條件下將產出和營業額最大化。所以餐廳會在用餐時段分兩輪接待客人,要求90分鐘內結帳,也會使用預製菜節省出餐時間,更透過外賣拓展營業空間。我們賣的其實也是員工的時間,因此最怕客戶不斷改動要求,每改一次,成本就跟著增加。

adblk6

我們主張比稿收取 pitch fee也是類似飲食業。比稿過程耗費大量時間和人力物力,收取費用也合情合理。就像去餐廳用餐,總不能因為不合口味就拒絕付錢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