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2025-11-25 04:30:21
日報

美國AI股是否存在泡沫?

分享:

近期美國尤其科技和AI股出現調整,當前美國 AI股是否正深陷泡沫與價值的激烈爭議,值得深入研究。 

1) 泡沫化風險的多重顯現。估值方面,美國AI龍頭股估值嚴重透支業績,自ChatGPT誕生以來,英偉達股價累計上漲約11倍,市值一度突破5萬億美元,而標普500指數同期僅上漲約70%。且標普500席勒市盈率已攀升至 40.95倍,逼近互聯網泡沫時期的峰值。盈利與投資嚴重失衡,同樣凸顯風險,OpenAI上半年收入43億美元,淨虧損卻高達135億美元,近80%部署 AI的企業未能實現淨利潤提升。此外,科技巨頭間的循環融資模式暗藏危機,英偉達投資OpenAI、OpenAI向甲骨文購買算力、甲骨文再向英偉達採購晶片的鏈條,一旦某環節斷裂便可能引發連鎖反應。

2) 支撐市場的核心基本面因素。AI產業的真實需求構成重要支撐,英偉達三季度營收570億美元、淨利潤319億美元,同比分別增長62%和65%,並給出 650億美元的下季度營收指引。高盛也指出,多數龍頭企業資產負債表穩健,漲勢由基本面驅動而非非理性投機。供給端瓶頸同樣延長了產業周期,晶片、電力等關鍵資源供應緊張,核心元件供應偏緊狀態,預計持續至2026年後,避免了供需錯配引發的周期逆轉。

3) 市場分歧與泡沫走勢判斷。機構動向體現鮮明分歧,Peter Thiel旗下基金、軟銀等清倉英偉達,「大空頭」Micheal Burry大規模做空;但股神的巴郡卻首次建倉谷歌母公司,顯示部分機構仍看好AI長期價值。Ray Dalio等認為泡沫確實存在,但缺乏刺破泡沫的外部因素。

adblk5

總體而言,美國AI股存在局部泡沫,集中於依賴概念炒作、盈利虛弱的企業。但龍頭企業的扎實業績、真實的算力需求等構成緩衝墊。未來若商業化路徑順利兌現,泡沫或逐步擠出;若資金鏈斷裂或技術突破不及預期,局部泡沫破裂可能難以避免,投資者須警惕個股風險而非全線撤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