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Block Ad Block
財經
2018-05-07 06:00:00

《復仇者聯盟3》的人口經濟學

分享:
《復仇者聯盟3》探討的是經濟學問題。	 (互聯網)

《復仇者聯盟3》探討的是經濟學問題。 (互聯網)

我不是超級英雄電影的忠實擁躉:一來不太懂得欣賞電影特技,二來這類電影的劇情鋪排和主題都大同小異,睇得多會悶。之但係《復仇者聯盟3》的氣勢實在太誇張,票房轉眼突破10億美元,角色之多媲美群星籌款大合唱,正所謂唔睇冇話題,我都要花半個下午斥資港幣百幾元睇IMAX加3D版本。
 

大家放心,本文劇透程度極低,只討論電影中一個有關經濟學的情節:打遍天下無敵手大反派Thanos的人生追求,並不是老土的甚麼征服宇宙,而是將各星球人口消滅一半,以減輕爭奪食物資源的壓力,讓餘下的一半人口生活過得更幸福。

Thanos的經濟思想源遠流長。亞當史密甚至比他更早的經濟學者都提出過人口過剩的顧慮,但真正將這種悲觀分析發揚光大的是神職人員馬爾薩斯(Thomas Malthus)。他短短的一篇《人口論》,指出土地和其他資源有限,但人口以幾何級數增加,最後只會僧多粥少,生活水平無可避免下降。死路一條的觀點,馬爾薩斯為經濟學贏得「鬱悶的科學」(dismal science)的美譽。

馬爾薩斯式的擔憂,由十八世紀末一直流行至今,搞到Thanos都要化理論為實踐。學者之間的爭議當然沒有超級英雄打來打去有睇頭,但間唔中都好有娛樂性:跟馬爾薩斯一脈相承,上世紀80年代有所謂的人類爆炸大辯論,有經濟學者認為,生活水平不會因人口上升而下降,有生物學者則站在馬爾薩斯的一方,兩人打的不只是口水戰,還打賭未來10年人口增加的同時,資源價格是升是跌。

結果生物學者賭輸,但至今仍堅持自己沒有錯。有趣的是,論知名度論影響力,估錯了的生物學者遠比睇得準的經濟學者要高,支持者也較人多勢眾。

在傳統農業社會,Thanos和一眾馬爾薩斯支持者有點道理。不過,在現代社會,知識和科技顯著進步(包括避孕產品),土地和天然資源不再是人類享用的全部,馬爾薩斯的理論就失效了。過去50年,世界人口由35億,增加超過一倍到76億,僧多未見粥少,難以否認的是,期間人類的平均生活水平大大提升,跟馬爾薩斯式的災難是兩碼子事。

當然,將來知識和科技仲有幾多進步空間,沒有人說得準。悲觀預測可以長做長有,暗黑論述總會有支持,末世意識跟英雄故事一樣是人類永恒的主題。

請接受以下私隱政策及免責聲明,以示你同意am730內之私隱政策及免責聲明。了解更多
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