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
2020-03-23 04:30:00
日報

從運吉署刺激教車師傅說起

分享:

新冠肺炎疫情席捲全球,各地政府紛紛推出刺激經濟措施。以美國準備出台的萬億美元刺激經濟方案為例,有傳共和與民主兩黨的主要分歧,便是在於直接派錢與精準扶貧之爭。這個港人熟口熟面的爭議,在美國很快會有定案。說過了,反對政府向全民直接派錢的人,主要有以下三個論據:其一,無功不受祿;其二,缺乏針對性;其三,欠長遠規劃。

運輸署短時間再改發牌制度,圖為署長陳美寶。(資料圖片)

運輸署短時間再改發牌制度,圖為署長陳美寶。(資料圖片)


再解釋這三個論據之謬誤前,我想先談談香港最近一件奇事。據報道,運輸署今年1月完成《私人駕駛教師執照全面檢討》後,決定增發226個私家車及輕型貨車的教車師傅牌照。疫情期間學車需求大減,而增發牌照難免增加教車供應,教車師傅生意自大受影響,這多少是源於政策往往滯後所以有違經濟周期而行。研究政府監管的經濟學者感到最有趣的,卻可能是在「學院牌」教車師傅工會反對下,把原本15%新增牌照名額預留作「學院牌」增至25%。這樣一改再改,再加上新措施強制私人教車師傅每3年參加複修課程,自然引起這些私人教車師傅不滿。這「駕駛教師配額」的新措施和不同組別教車師傅的利益之爭,正正是監管經濟學和公共選擇理論中的尋租行為。「學院牌」教車師傅支持的「駕駛教師配額」符合公眾利益嗎?運輸署短時間把發牌制度一改再改,似乎只是基於政治壓力,而非深思熟慮之後為整體社會的經濟效益着想。


回說反對全民直接派錢的三個論據,無功不受祿之說,是不正視稅務經濟學中稅負歸宿(tax incidence)的學問;缺乏針對性之說,是不明白監管經濟學中隱性稅(implicit tax)的概念;欠長遠規劃之說,是不了解政治經濟學中政府難有長遠眼界(time horizon effect)的局限。萬億刺激經濟方案,當中涉及的政治租值分配太大了。政治壓力,就是尋租行為的體現。百年難得一見的疫情將如何影響實體經濟,政府所知的實在不多。受影響最大的一定是貧苦大眾嗎?不見得,因股市大跌而蒙受損失的市民,不見得主要是貧苦大眾。全球化之下,專業分工之精細及各地各行各業之環環緊扣,連經濟學者亦不易搞得清楚疫情的最大經濟受害者是誰。我們卻知道,所謂的「精準扶貧」,說穿了往往只是「政治分肥」(pork barrel)的遮醜布。正如「學院牌」教車師傅成功爭取的「駕駛教師配額」,不一定與整體社會的經濟效益有關。

adblk5


作者為香港亞太研究所經濟研究中心成員
美國克林信大學經濟系副教授及資訊經濟計劃附屬學者 
http://www.facebook.com/economics3.0
逢周一、三、五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