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次去開證券戶口,都要簽一大堆文件,例如申報個人資料、經驗、簡單風險能力調查之類。其中有一張文件好有趣,會要求做申報你是否美國人,有無持有美國資產等。聞說這一份文件現在連開銀行戶口都要簽了,我未試過,因為香港銀行戶口唔係正常人類可以開到,通常未見到RM已被拒千里。

國航現持有國泰(圖)約29.9%股權。(資料圖片)
如果是應香港證監會、金管局要求在開戶文件時要申報,那沒話可說,規則就是規則,各處鄉村各處例,Jurisdiction是在香港嘛。即使中國有文件要在香港簽署認證,那也沒話說,一國先於兩制嘛。然而,美國就不懂了,為甚麼美帝可以跨境干預我呢?我在香港開戶,已講明不做美國生意不炒美股,為甚麼仍要把資料交給美帝?
那就是國際軟實力的表現,因為美帝是世界所有環球監管制度的Rule maker,不論金融、貨幣、證券也是。慣常做法是找一班西方世界的專業人士開路,以專業的角度制定規則,然後一班經濟體代表圍在一起簽MOU,由經濟體的代表確認和接受認同這些規則。財政司長陳茂波及其財金系統大哥是可以不簽這類MOU的,但不簽就等於不埋堆,那麼有甚麼圍內經濟交易優惠、資料技術交流互換都不會預你,這後果香港財金系統的高官負不起來。
香港財金系統一認同這些規則,下面做operation的自然要跟。現在的監管主軸是反洗黑錢、反恐,最近就是個人資料私隱保護,美帝作為世界警察嘛,收好你的資料才能做事嘛。大家常說中國是Big brother is watching you,我同意啊,但Bigger brother is also watching you。所以,中國高官白手套透過香港走資的資料、資本流動方向,美帝是落了口釘,認真搜證和查起來多少都知一點。
有了這些規則,除了建立諜報資料網外,仲可以適時收保護費。美國反洗黑錢、反恐之久,這十年來收了幾多英資銀行的罰款。對啊,反黑錢反恐是核心價值,但罰款背後有數講,可減罰錢,可攤長還,甚至撤銷部分罪名,普世價值背後都是利益計算和博奕。
好像反壟斷法也是由Sherman Act後搞了百年的一門學問,何謂壟斷和壟斷的定義複雜得很,並不是香港競委會玩的家家酒遊戲。好像IBM印紙的案例就是法律和經濟的Text book example。Apple的對家三星就中過伏了,又因為技術開發問題被罰大錢。
今次國泰航空(293)洩密出事,潛在會被歐盟罰款進擊,我是從這思路入手。說起上來,國泰已經不全是英資Swire,29.9%股份是中國國航(753)持有,卡塔爾航空從建滔化工(148)手上買回來的股份,現在安全放在中信里昂證券行當中。這間行,也是中資來的。英國脫歐,歐盟不用給面子,中國就更不用給面子囉。
古惑仔收保護費的邏輯大體是宿主和寄生蟲的關係,寄生蟲不能一下搾乾宿主,要慢慢養再慢慢收割利益。我相信特朗普的貿易戰經濟思維,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