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Block Ad Block
財經
2020-12-15 04:30:00
日報

預警能力

分享:

自11月中下旬起內地接連出現債務違約,一度令本港內房新債發行冰封兩星期。隨多家在內地屬AAA最高評級企業(如華晨、紫光等)接連出現違約,終令內地監管當局認真審視內地評級機構問題。筆者早已於本欄指出了內地評級機構對內地企業發行的評級參考性並不高,因為連市場眾所周知信貸狀況未如理想、債台高築的恒大集團(3333)亦被三大內地評級機構評為AAA最高級別,相反標準普爾只給予B+,兩者可謂天淵之別。人行亦指出,現時內地評級仍缺乏預警功能,事實上今年上半年已有近70間企業評級被上調,明顯與經濟狀況背馳,相信要令內地評級具預警力,其路仍漫長。
 

有趣是,懂債券投資者均明白債券孳息率最具預警力,債息突抽升反映企業短期可能出現流動性問題。所謂評級機構往往慢三拍,評級大多只作參考。假如內地評級能打破傳統具預警性,可謂走在市場之前。香港投資者投資內地企業的離岸債大多只參考傳統評級機構,在評級未有預警力前,還是留意企業孳息變化最實在。

 作者Fundsupermart.com(香港)總經理。投資涉風險,本文不構成證券買賣招攬或邀請

請接受以下私隱政策及免責聲明,以示你同意am730內之私隱政策及免責聲明。了解更多
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