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2025-08-06 04:30:23
日報

雙免疫治療 延長肝癌存活期

分享:
雙免疫治療 延長肝癌存活期

雙免疫治療 延長肝癌存活期

由於地域、人種和生活習慣方面的差異,世界不同族群患上不同癌症的比例也不太一樣。資料顯示,亞洲地區肝癌發病率相對較高,或跟環境因素和基因差異有關。肝癌在港名列常見癌症第五位,2022年共有1,612宗新症,但肝癌相當致命,同年導致1,412人死亡,佔癌症死亡總數的9.6%,位列致命癌症第三位。

隨著醫療科技的不斷進步,治療肝癌方法愈來愈多。近來,中大醫學院參與的一個國際研究團隊,便成功破解了肝癌適應免疫療法的關鍵,如使用曲美木單抗與度伐人單抗聯合療法。曲美木單抗是人源化的抗體,可促進體內T細胞活化,並加強對癌症的免疫反應。當跟度伐人單抗聯合使用時,可用於治療不可切除的肝細胞癌。

adblk5

適合長者患者

中大醫院內科腫瘤科專科醫生陳林教授表示,「肝癌有些新療法結合使用免疫和標靶治療,而使用曲美木單抗加度伐人單抗的是屬於純粹的免疫療法。這種方法對患有高血壓、蛋白尿、血管病的病人較好,安全性較高。而結合使用免疫和標靶治療可能會引致出血、產生高血壓、蛋白尿等問題。因此,純粹的免疫療法可能更適合某些群組的肝癌病人,例如長者。」

肝癌

陳林指新的肝癌免疫治療方式已經證實有效,應積極考慮納入安全網。

肝癌

肝癌早期徵狀不明顯,當腫瘤增大,或出現腹痛腹脹、呼吸短淺、黃疸等徵狀。

5年存活比例上升

資料顯示,新療法可讓肝癌病人受益。陳林指出,肝癌是比較「惡」的癌症,「以前確診後的存活率只有兩年多。但使用新藥後,情況有所改善,病人超過5年存活期的比例,從原來的13.7%升到最新的19%。」陳林認為,政府資助醫管局轄下公營醫院的醫療服務,是為了讓市民不會因經濟原因而無法獲得適當的醫療服務。既然肝癌已成為本港排名第三的致命癌症,而新藥物又已證明有效,所以有理據考慮納入本港的藥物名冊及安全網,讓肝癌病人享受比現在更長的存活期。

陳林同時認為,醫學上的創新療法如細胞治療,因為香港的法例和機制相對不夠進取而無法與國際比併。同時,香港藥業及科研的發展速度相比內地也顯得落後,值得急起直追。

望納入安全網

長期關注本地癌症政策發展的策略關注組秘書長黃俊豪表示,「目前只有兩種肝癌標靶藥物被納入醫管局藥物名冊,此名為STRIDE的聯合療法今年兩度作出申請,雖然藥物終於納入到藥物名冊,但至今仍未獲批到安全網,令病人須自費使用該藥物。對於低收入家庭而言,高昂藥費可能成為治療障礙,令病人無法獲得適切的醫療照顧。期望政府能積極支持本地創新科研成果,促進新療法的臨床應用與政策接軌,讓更多本地市民能夠受惠於先進的癌症治療技術,提升整體公共健康水平。」

adblk6

ADVERTISEMENT

立即關注👉 AM730 健康 Youtube Channel 健康事 HealthKeys

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