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Block Ad Block
健康
2023-10-05 04:30:38
日報

類固醇治療RA小心劑量 免損心腦血管

分享:
類風濕關節炎

類風濕關節炎(RA)是自身免疫系統疾病,會攻擊關節引致炎症、關節變形等,同時也可能攻擊血管,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皮質類固醇是常用的治療方法,用以控制炎症紓緩徵狀,惟中大研究發現如類固醇劑量達每日5毫克或以上,心血管疾病風險反增一倍,建議醫生處方時要平衡風險,並盡快將劑量減少至4毫克或以下。

中大醫學院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教授譚麗珊表示,類風濕關節炎確切成因未明,相信與先天及環境因素有關,患者的白血球會進入關節滑膜,令其腫脹變軟,繼而滑膜增生,軟骨、骨骼、肌腱和韌帶受損,關節慢慢變形並失去功能。

關節痛對稱出現

「患者發病時多先出現於較小的關節,如手腕、手指等,並對稱出現,即左右手同時有病徵。」譚麗珊續指,「RA同時影響全身多個系統,心臟、肺和眼睛也可出現炎症,也會有低燒、疲勞、食慾不振等問題。」過往研究發現,有四成類風濕關節炎患者死於心腦血管疾病,原因是炎症與心血管疾病風險因素互為影響,加速了動脈粥樣硬化的進程,令心腦血管疾病風險增加48%。

RA影響香港約0.35%人口,35至45歲女性若以上徵狀要特別留意,因屬較高危群組。

Ad Block
類風濕關節炎

(右起)蘇晧、譚麗珊及類風濕關節炎患者曾先生。

類風濕關節炎

RA患者每日類固醇劑量少於5毫克,便不會影響心臟。

及早治療防關節破損

治療RA的目標是減少發炎、緩解徵狀、預防關節損傷和提高生活質素。譚麗珊指出,「臨床上會先用甲氨蝶呤、羥氯奎等免疫抑制藥物,由於這些藥物需要2至3個月才可發揮最大療效,多數會同時處方皮質類固醇以快速紓緩炎症,作為過渡方案。若病情仍未受控,便會考慮生物製劑。」現時雖然未必可完全根治RA,但有方法控制炎症,將病情控制在低活躍程度,患者宜定時用藥,準時覆診。

每日5毫克為限

使用類固醇本來就會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而多達六成RA患者正長期使用,這會否令患者更易患心血管病?還是會有安全劑量或安全服用期限?中大醫學院為此作出回顧研究,分析醫管局2006年至2015年數據,涉及12,233名患者,平均跟進8.7年,期間7%人首次出現不良心血管事件。分析結果發現,每日使用類固醇劑量少於5毫克並未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生存曲線與沒有使用類固醇的患者相若;若劑量達5毫克或以上,則不良心血管事件風險增加一倍;持續服用的話,風險每月增加7%,並不存在安全服用限期。

Ad Block

建議降低處方劑量

中大醫學院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助理教授蘇晧醫生表示,醫生常見處方10至20毫克劑量類固醇予患者,「我們建議應平衡風險和益處,盡快將每日劑量減少至4毫克或以下,又或停止處方類固醇。而未來會就4毫克的劑量是否足夠控病、避免關節破損作出研究。」譚麗珊強調,患者勿因是次研究結果而自行停藥,因突然停用類固醇或會引起其他不適,而控病欠佳一樣有心血管疾病風險,應先與醫生商討。

Ad Block
請接受以下私隱政策及免責聲明,以示你同意am730內之私隱政策及免責聲明。了解更多
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