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搞笑諾貝爾獎,在牛身上塗斑馬紋可防蚊,伏特加可提高外語能力。(X)
第35屆搞笑諾貝爾獎(Ig Nobel Prize)上周四(18日)於美國波士頓大學揭曉,多項趣味橫生又發人深省的研究脫穎而出。其中,日本研究團隊憑「在牛身上塗上斑馬條紋以減少昆蟲叮咬」的實驗,榮獲「生物學獎」,連續第19年為日本科學界帶來殊榮。
綜合外媒報導,這項研究由兒嶋朋貴博士領銜,發現將黑白條紋噴塗在牛身上,能有效減少高達50%的馬蠅叮咬機率,效果明顯優於傳統未處理或僅塗黑色條紋的牛隻。此成果不僅具科學意義,更可望成為替代殺蟲劑的環保方案,有利動物福利與人類健康。兒嶋朋貴博士領獎時特意脫下西裝,曬出斑馬紋襯衫。他說:「當我開始這個實驗時,就希望能拿到搞笑諾貝爾獎。現在得獎真的像夢一樣不可思議。」不過他亦坦言,將這個方法廣泛應用於畜牧業上,仍面臨成本與操作的挑戰。營養學獎的研究來自非洲多哥,研究團隊針對當地彩虹蜥蜴的飲食偏好進行實地觀察,發現牠們對4種芝士薄餅表現出明顯偏愛。
其他獲獎研究還包括:
心理學獎:研究自戀者在被告知「你很聰明」後的心理反應。
化學獎:科學家實驗食用俗稱「Teflon粉末」的聚四氟乙烯(PTFE, polytetrafluoroethylene)是否能增加飽足感卻不增加卡路里。
和平獎:證明了一杯伏特加可以提高人們的外語能力。
工程學獎:探討鞋櫃中臭鞋如何影響使用體驗。
兒科學獎:發現母親食用大蒜後,嬰兒的母乳哺育時間會更長。
航空獎:研究蝙蝠在飲酒後的飛行與迴聲定位能力退化情形。
物理學獎:分析意大利麵醬在加熱與拌煮過程中產生結塊的物理原因。
今年典禮以「消化」為主題,除了設有特製人體胃模型、濕紙巾作為紀念品外,亦有觀眾向舞台投放紙飛機的傳統環節。頒獎嘉賓皆為真正的諾貝爾獎得主,包括曾獲經濟學獎的Esther Duflo等人。搞笑諾貝爾獎自1991年創立,旨在表揚那些「先讓人發笑,再發人省思」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