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
2022-02-09 07:30:00
日報

【繞場一週】共同VS共融

分享:
陳浩源

陳浩源在《駿步人生》專訪,細說羽毛球帶給他的人生價值。

陳浩源

「我不是她的神奇小子,但她是我的神奇媽媽。」相信不少讀者對香港輪椅羽毛球手陳浩源(Daniel)這番感言仍記憶猶新。Daniel於去年東京殘奧羽毛球WH2級歷史性摘銅後,早前宣布計劃於2024年巴黎殘奧運後退役,之後會完成浸會大學體育及康樂管理課程,退役後在另一平台為香港輪椅羽毛球作出貢獻。除了透過自身經歷勉勵同路人,對於「共融」,Daniel亦以過來人經驗,分享他的看法。

「香港每12個人就有一名殘疾人士,但你在街上很難發現,因為他們都躲在家中不出門。」Daniel在馬會刊物《駿步人生》最新一期的專訪中,提到殘疾人士外出需要無比勇氣。「好多人覺得『共融』是餐廳提供輪椅位、斜台,但我覺得這頂多是『共同』,他們有他們食飯,你有你一邊玩。」他認為,實踐共融應從心出發,「真正的『共融』是傷健人士自然地坐埋一齊傾偈,你不為意我是殘疾人士,我不為意你是健全人士,大家沒有距離;而當社會多一點理解殘疾人士的需要,心入面『預埋佢一份』,自然做到共融。」他說,當社會沒有傷健、膚色、語言等分野,人人都可以抬起頭、走出街,就是共融的最高境界。

為了讓殘疾人士重拾自信,Daniel積極推動殘疾人士運動計劃,讓同路人在運動中找到滿足感,其中一項就是地壺。「地壺運動不講求力量,可以小朋友贏大人,殘疾人士贏健全人士,是一個很好的共融活動。」活動由殘疾人士擔任導師,讓他們增強自信、獲得別人尊重,更讓學生認識殘疾人士不只是尋求幫助的taker(受者),還是有貢獻的giver(施予者)。

想了解更多Daniel如何從昔日心高氣傲的小子,磨練成今日的他,可登入https://youtu.be/VB7zj6sGdw8收看足本訪問,看他如何實踐他的金句「用有限身軀做出無限可能」。

 

(資料由馬會提供)

請接受以下私隱政策及免責聲明,以示你同意am730內之私隱政策及免責聲明。了解更多
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