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家彪就九龍東第二核心商業區發展提50項建議。(周令知攝)
政府銳意發展九龍東第二核心商業區,近年該區多項大型基建已經或即將落成,如何吸引企業進駐,與區內設施產生協同效應值得關注。根據早前調查顯示,區內有逾3萬間企業,其中資訊科技和藝術文創產業均約佔6%。工聯會立法會議員鄧家彪表示,區內現時有不少藝文團體,以至一些中小企已進駐區內,認為可加大力度推動區內文創產業發展。
根據起動九龍東辦事處委託機構所作的調查顯示,區內以進出貿易及批發和零售業為主,佔35%;其次為地產以及專業及商業服務,以及銀行金融服務和保險業,分別佔14.1%和9.3%。不過,除上述行業外,區內資訊科技和藝術文創產業佔比亦不低,分別佔6.2%和5.8%。
近年區內的啓德體育園和東九龍文化中心相繼啟用,加上早前已開幕的啟德青年驛站,加上毗鄰的郵輪碼頭,鄧家彪認為,可以結合區內的產業和設施,發展文體旅綜合生活區。他建議,可以結合政、商、民的力量,放寬規限釋放工廈潛力,鼓勵轉型為文化空間、小型劇場或創科工作室。同時亦可以善用郵輪碼頭的空間,舉辦展覽和文化活動。
設立資訊交流平台 助企業對接
鄧家彪日前發表《九龍東第二核心商業區高質量發展》策略報告,從不同方面審視九龍東核心商業區發展時遇到的問題,並提出50項建議。他認為,現時區內發展面對4方面的問題,包括職能、暢達、產業和宣傳。他舉例,以職能為例,「究竟商業區可為香港創造幾多GDP,並無數據」。此外,他又認為九龍東核心商業區的知名度不足,有意來港的企業未必知道此商業區的存在。他建議,短期內可設立資訊交流平台,包含政、商、民和學的機構,如投資推廣署、香港人才服務辦公室和本地企業等,促進市場資訊交流和政策對接。
此外,他又建議恆常收集整理九龍東的經濟活動數據,分析區內行業趨勢,製作線上商戶指南,為投資者和消費者提供準確的商業推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