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
2019-04-01 18:25:00

北京多個公園長滿野菜 大媽大叔湧去摘

分享:
市民在公園摘二月蘭。(互聯網)

市民在公園摘二月蘭。(互聯網)

部分野菜所在地被挖得一片狼藉。(互聯網)

部分野菜所在地被挖得一片狼藉。(互聯網)

公園公廁貼出告示。(互聯網)

公園公廁貼出告示。(互聯網)

路邊野花不要採,公園野菜不要吃!《新京報》報道,早春時節,綠意尚未完全回歸大地,惟耐寒的野菜「二月蘭」已在北京奧森公園及東壩郊野公等多個公園長得相當茂盛,吸引大批大媽大叔湧去採摘,帶回家食用。雖然公園方面已經豎起多個寫著「禁止採挖果實野菜」的告示牌,公廁亦貼出「禁止採挖、洗野菜」的告示,但市民懶理,其中東壩郊野公園大片二月蘭更整株被挖走。

有「摘菜」大叔指,二月蘭在四川家鄉叫「野油菜」,每年春天都會來摘些「解解饞」。一名摘菜大媽相當有經驗,稱「摘的時候要掐嫩尖,掐完了還會再長」,摘回去後可以涼拌或者炒來吃,還可以做餃子餡,「二月蘭吃起來有點苦,就是因為這個苦味兒,所以才去火」,另一位老人則補充,「這個菜含鈣高,又被叫做諸葛菜,傳說是諸葛亮曾經拿來充當軍糧的」。

adblk5

報道指,除了二月蘭,公園裡的蒲公英、苜蓿芽及薺菜等野菜都「難逃一劫」。公園工作人員批評,「挖甚麼的都有,用手掐,還有用小刀、鑰匙挖,草地上常常被挖得亂七八糟」,保安有時會勸阻,但「園子太大了,根本顧不過來」。有每日去奧森公園運動的市民更稱,奧森公園許多地方的植被都維持著原生態,一到春天就有人去挖野菜,秋天還有人採野果,「你看水邊還有拿著抄子抓魚的,有時候看著真是鬧心」。

工作人員又指,其實灌溉野菜的水,是由生活污水及工業廢水回收處理後只用於綠化的水,達不到飲用標準,故不建議市民食用公園野菜。多名中醫專家則表示,多數野菜性寒,脾胃虛寒者食後可能胃部不適,甚至腹瀉等,而且部份野菜與有毒植物相當相似,例如金銀花和斷腸草,誤食而導致食物中毒事件時有發生,市民採摘時需謹慎。

ADVERTISEMENT

立即關注👉 AM730 健康 Youtube Channel 健康事 HealthKeys

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