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建築物都會把獅子雕塑放置在大門兩側,特別是銀行。在中國文化中,石獅子既能辟邪鎮宅,亦能彰顯地位,很多傳統建築門前都擺放着一雌一雄的石獅作為大宅守護神。然而作為外資企業的滙豐銀行,為何又將銅獅置於門前?這對標誌性的雄獅,又見證着哪些香港故事 ?
文章出處:「當代中國」網站
滙豐銀行門前放銅獅 傳統源自上海
行經中環的滙豐總行大樓,不難會被門外一對雄赳赳的銅獅子吸引。這對銅獅屹立香江接近一個世紀,一隻張嘴咆哮,威猛懾人,一隻安然俯臥,不失威嚴。
滙豐在銀行門口放置銅獅的傳統,並非始於香港。早在1923年上海外灘的滙豐總部大樓落成,門口就開始有銅獅裝飾。

滙豐在銀行門口放置銅獅的淵源可以追溯至1920年代。當年銀行在上海興建的新辦公大樓兩側,放置了一對由英國鑄造的銅獅,後來這對獅子亦成了滙豐的標記。(圖片來源:滙豐銀行官網)
滙豐銅獅均為雄性 名為Stephen和Stitt
根據滙豐銀行的官網,放置獅子雕塑想法是滙豐總司理史提芬 (Alexander Stephen)的主意,靈感源自他在威尼斯軍器廠門外看到一對石獅子。後來倫敦雕塑家Henry Poole給他送來一對親自設計的銅獅,史提芬認為十分威武,於是仿效威尼斯軍器廠的做法,把它們放在上海滙豐大樓門前。香港滙豐總行大樓外的一對銅獅,也是參考上海的一對而鑄造。
有別於中國傳統建築外一雌一雄的獅子雕塑,中環滙豐總行大樓外的兩隻銅獅均為雄性,咆哮一隻以剛才提到的滙豐總司理史提芬命名為「Stephen」,另一隻神態自若的銅獅則名「Stitt」,以紀念上海司理施迪(Gordon Stitt)。
延伸閱讀:香港歷史秘聞 滙豐銀行地庫有秘道出海?

香港滙豐門外一對銅獅在上海鑄造,各重1,230公斤。圖左張口咆哮的名為Stephen,右邊神態安然的為Stitt。(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滙豐銅獅具擋煞作用 途人愛摸獅爪求好運
據悉滙豐在香港總行門外擺放獅子,亦有風水的含意。由於1935年建成的第三代滙豐總行乃臨海而建,考慮到海面會把陽光反射到大樓,帶來「煞氣」,門口擺放銅獅具有擋煞的作用,能夠守護銀行。
獅子是華人世界的吉祥瑞獸,能夠鎮邪賜福,是以很多途人行經滙豐門前,都會被銅獅吸引,停下駐足,摸摸獅爪,祈求帶來財富和好運。

1935年香港滙豐銀行的第三代總行開幕,銅獅已於在德輔道就位。不少途人經過時會摸摸獅爪祈求好運。(圖片來源:滙豐銀行官網)
滙豐銅獅曾遭炮彈擊中 被運日本險遭熔掉
而這對屹立香江90載的銅獅,亦與香港市民經歷過風風雨雨。
日佔時期香港淪陷,市民度過了3年零8個月的黑暗歲月,兩隻銅獅亦遭遇坎坷,被日軍盜取至日本,打算熔鑄造武器。當年被運走的還有中環皇后像及滙豐大班昃臣的銅像。後來日軍投降,美軍在一個碼頭倉庫發現這批銅像,幾經爭取才得以送返香港。如今一對銅獅身上,仍然可以見到它們在香港保衛戰期間被炮彈擊中的傷跡,讓人毋忘歷史。
延伸閱讀:皇后像廣場與滙豐的「親密關係」
中國銀行大廈正門 置有傳統雌雄石獅
與滙豐總行大樓一街之隔的中國銀行大廈(舊中銀總行)門外亦有擺放石獅子。其中,位於德輔道中正門前是一對中國傳統的雌雄石獅。
中國傳統石獅一般採用「男左女右」的原則擺位,前爪把玩繡球的為雄獅,象徵掌握權力;前爪撫摸幼獅的為雌獅,寓意子嗣昌隆。
延伸閱讀:趣讀中國文化|大門前石獅子如何分男女?

中國本身並無獅子,根據傳媒引述,最早的獅子於漢代以貢品的形式由西域傳入中國,被視為祥瑞的象徵。圖為舊中銀總行門前的傳統石獅。從其把玩繡球的前爪可以辨識出它為雄獅。(圖片來源:香港大學圖書館)
中銀外的無性別西式石獅 採用裝飾藝術風格
不過走到舊中銀總行另一端,卻發現面向金鐘一則的大門,放置的是另一種設計的西式石獅子。翻查資料,一對石獅與整幢舊中銀總行一樣,採用裝飾藝術風格設計,左右兩隻設計相同,無性別之分。
據悉舊中銀總行外的石獅,最初全為無性別的西式石獅,惟管理層認為石獅不乎合中國傳統陰陽的觀念,決定把正門的一對更換,參照北京天安門的雌雄石獅設計。

舊中銀總行門外最初放有4隻無性別的西式石獅,石獅與整幢舊中銀總行一樣,採用裝飾藝術風格設計。後來德輔道門前一對,被管理層更換為中國常見的傳統雌雄石獅。(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被拆下來的西式石獅,後來被轉贈予香港大學,先後被安置於本部大樓一帶、大學堂及職員宿舍西苑。近年因應西苑重建,石獅被封存有待安置。
下次大家行經這些建築時,不妨留意一下滙豐銀行Stephen和Stitt身上的彈痕,順道摸摸獅爪,沾沾福氣,或者看看能否分得清中銀或其他中國傳統建築外的石獅性別吧!

滙豐獅子|滙豐銀行守門銅獅曾中彈 中銀石獅有兩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