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Block Ad Block
本地
2024-03-06 07:00:00

醫管局數據實驗室助61項科研 最快下季精簡倫理審批冀增吸引力

分享:
蕭詠詩(右)期望精簡審批流程後,可增加對科研團隊的吸引力;旁為李璧堅。(羅庸軒攝)

蕭詠詩(右)期望精簡審批流程後,可增加對科研團隊的吸引力;旁為李璧堅。(羅庸軒攝)

公營醫療現服務全港近九成病人,負責營運的醫管局擁有約55億條數據,近年已提供予本地大學和香港科學園部分初創企業作科研用途。醫管局表示,至今已有61項研究有成果,其中人工智能(AI)識別髖關節骨折的技術已在急症室應用,並與大學探討應用更多研究結果。當局正整合倫理審批的程序和過程,目標下一季開始中央統籌各聯網的研究申請,最快希望30日內完成審批,增加實驗室競爭力。

進入醫管局數據實驗室的人士,需要通過人面識別系統。(資料圖片/羅庸軒攝) 數據實驗室內設有多個閉路電視,確保不會有人拍攝電腦屏幕。(資料圖片/羅庸軒攝) 香港科學園內特定的初創公司,亦可使用醫管局數據實驗室進行科研。(資料圖片) 香港科學園內特定的初創公司,亦可使用醫管局數據實驗室進行科研。(資料圖片) 醫管局數據實驗室座落於九龍灣國際展貿中心。(資料圖片)

擬引入乙肝研究成果至臨床服務

醫管局2018年成立數據實驗室,其後先後為大學科研團隊和香港科學園以實體和遙距方式,提供隨機抽取、已作匿名處理的約20萬名病人數據,用家包括科學園內與保健技術或診斷技術發明的初創公司。至今有61個研究在協作下完成,大部分涉及以大數據提早預測長期病患,讓病人可及早處理的問題,以及用AI模型輔助診斷等,共在國際期刊或會議發表逾18份研究報告。

在各項完成的科研成果中,醫管局把人工智能識別髖關節骨折應用於臨床服務,研究團隊當時利用100萬張X光片,訓練AI協助醫生鑑別髖關節情況,截至去年底已在急症室審超過7.3萬張X光片,準確度達96%,有助醫生診斷及早識別髖骨折。醫管局高級系統經理李璧堅表示,當局有積極引入科研成果到臨床服務,惟過程除考慮技術還要檢視醫療流程和須認證成果,又透露正探討將涉及乙型肝炎和預測心臟病風險的研究,應用在臨床服務。

期望不涉病人試驗科研30日內審批

現時科研團隊需要向不同聯網各自提出申請,醫管局計劃今季和第三季分別設立「中央臨床研究及創新辦公室」和「聯網臨床研究支援辦公室」,並改由中央統籌跨聯網臨床研究倫理審批,期望第二季開始精簡流程和加快審批。醫管局總行政經理(醫療成效及科技管理)蕭詠詩稱,期望不涉及直接在病人試驗的研究申請可縮短至30日內審批,較一般約60日快,又指曾有合作夥伴和海外藥廠認為審批時間導致實驗室吸引力不大,希望日後能增加競爭力。

Ad Block

另外,醫管局數據實驗室現時座落的九龍灣國際展貿中心,早前向城規會申請重建獲「開綠燈」。李璧堅表示,當局正計劃將實驗室搬到其他地方,可能需要暫停開放一段時間,但相信屆時科研團隊能繼續以遙距方式連接實驗室。

請接受以下私隱政策及免責聲明,以示你同意am730內之私隱政策及免責聲明。了解更多
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