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運輸物流學會今日(3日)發表《2025年ESG認知調查》。
香港運輸物流學會今日(3日)發表《2025年ESG認知調查》,發現運輸物流業內在正式ESG管理方面存在顯著差距,不到一半的機構設有專責ESG人員或部門;而當中健康與安全措施顯示最高的實施率,反映了監管要求和業務優先事項。能源和廢物管理緊隨其後,可能是由於明確的成本節約機會所驅動。超過一半的受訪者實施了網絡安全措施,而可持續採購的採用率較低。
研究又發現,超過三分之二的受訪者,將監管複雜性列為主要障礙,反映了全球 ESG 監管環境的分散性。政府支持不足、供應商參與困難和數據獲取有限也是重要障礙;所有受訪者都將財務資源、缺乏合資格員工和專業知識,以及複雜的監管環境識別為主要障礙。
另外,企業ESG實施在多個因素上存在顯著差異。大型機構的實施分數比小型公司高出許多。擁有專責 ESG 部門的機構比沒有專責資源的機構取得明顯更好的結果。接受過ESG 培訓的專業人士比未接受培訓的人士表現出更高的實施成功率。歐洲總部的機構顯示最高的實施成功率,顯著優於中國和中東總部的機構。上市公司在所有 ESG 維度上都顯著優於非上市公司,尤其在管治實踐方面。
數據獲取有限成重要障礙
研究續指,超過三分之二的受訪者將監管複雜性列為主要障礙,反映了全球 ESG 監管環境的分散性。政府支持不足、供應商參與困難和數據獲取有限也是重要障礙;所有受訪者都將財務資源、缺乏合資格員工和專業知識,以及 複雜的監管環境識別為主要障礙。
基於這些發現,研究團隊提出,舉辦專為物流中小企業設計的宣傳活動和工作坊,幫助業界理解ESG原則和國際要求;建立專注於ESG數據收集方法的行業特定培訓計劃,利用TLB即將推出的ESG數據收集工具。另外,創建由行業促進的聯盟,使較小型公司能夠匯集資源,分擔實施成本,並共同發展ESG專業知識等等。
戰略資源分配改善ESG實施結果
領導研究的于承忠和孫嘉來強調,研究顯示,戰略資源分配、有針對性的培訓和明確的企業願景可以大幅改善ESG實施結果,無論組織規模如何隨著;TLB的新路線圖提供明確方向,香港物流業現在既有關於當前挑戰的數據,也有結構化
的前進路徑。
他們指,ESG 實施與商業效益之間的強相關性表明,ESG 不應僅被視為合規要求,而應被視為在全球物流市場中保持長期競爭力的戰略必要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