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以往物質貧乏時代,人們特別珍惜每款食物。當酒家打烊後,定有人在後欄準備收「雜水」-收集食剩食物,後集齊一碟於地攤擺賣,很受普羅大眾歡迎。芸芸街頭小食中,碗仔翅乃收雜水成為經典佼佼者。1940至50年代,據稱有油麻地榕樹頭熟食小販向酒樓收集食剩的翅頭翅尾,接用豉油、豆粉等煮成魚翅羹;由於用小碗盛載,成碗仔翅雛形,惟漸多仿效,翅頭翅尾供應有限,故用粉絲取代,價格更便宜。時至今日,其配料五花八門,最近得網民推薦,到元朗食4間碗仔翅;其中一間非稱碗仔翅,叫雞湯翅。
文:何駿傑,攝:吳康琦、鍾式明
四十年古早味道
一般碗仔翅材料有雞肉絲、豬肉絲、蛋、粉絲、木耳絲及冬菇片,而該四十年老店後兩款欠奉。這店名物為粉仔,故可加入翅內,除此外,還可配魚肉、豬紅等。上枱前已落少許麻油,羹色淺啡,舀起香氣四溢;較稠身,不過鹹,惟感味精量多,帶輕微涸喉。雞肉及豬肉搣成幼絲,然沒有木耳絲及冬菇片,稍欠質感。另落粉漿時攪得不均勻,弄得有數件晶瑩小粉糰,即使下胡椒粉及醋後,亦頓時影響食慾。一碗有十多條魚肉,色白粉腍,具少許魚味。
榮興粥麵家 / 新界元朗炮仗坊31號地舖 / 電話:從缺
碗仔翅配鯪魚肉
提到食碗仔翅加魚肉,其食法起源或因碗仔翅檔同時兼售生菜魚肉,有些食客加錢在翅內添魚肉,得名「兩溝」,再加生菜叫「三溝」。小店以新派雞蛋仔及格仔餅聞名,然早在十五年前已開始做碗仔翅。舀在透明碗見木耳絲、雞肉絲、粉絲等配料,深啡半稠,冬菇香味隨蒸氣升起。十多條魚肉放在翅面上,淺灰色,隱見點點魚皮,內混蔥花。一食,軟彈兼備,滿口鯪魚鮮美,實不必落醬料破壞原來味道。此確符合「足料」之名。
嘉發小食 / 新界元朗教育路3至7號富好大廈地下9號舖 / 電話:從缺
加白菜豬肉餃成酸辣湯
碗仔翅湯底主要用水混豉油、味精等,此店用鴨骨熬成。淺啡色,沒有落蛋,上枱前灑胡椒粉及落自炒菜脯粒;得老闆推介加雪菜火鴨絲和自炸豬油渣。一舀,半稠非糊狀,集各款食材,料豐滿足,一時難以辨別;再嘗鴨肉連皮增油腴,油渣浸後半腍且脆,不帶半點油膉味。若覺菜脯不足可自添,爽兼鹹香。另碗建議配白菜豬肉餃,皮雖厚,惟肉餡頗多,落醋及自炒辣菜脯後,味道像成酸辣湯,微酸引涎,辣辛刺激。
八敍美食 / 新界元朗媽廟路12至42號永發大廈地下J號舖 / 電話:98802287
雞湯翅非碗仔翅
食碗仔翅多會落浙醋,這配搭因以往食魚翅濃味,用筷子蘸兩點醋滴在舌上解膩,刺激胃酸,幫助消化;另一說法為食後飲一匙醋,辟魚翅臭灰味,然不會將醋倒在翅內。此店老闆強調屬雞湯翅,白身微稠,濃郁雞湯香撲鼻,材料改用素翅和金華火腿,本有花膠,因成本問題停用。整碗湯清味濃,金黃素翅彈牙,幾可亂真;火腿絲備鹹鮮,沒有木耳絲及冬菇片亦不重要,因顏色、味道實與啡色碗仔翅有很大分別。連隨下數滴醋,味立即變濁,效果奇差,畫蛇添足。
百利來美食 / 新界元朗鳳攸南街3號好順景大廈地下44號舖 / 電話:93802029